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美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耐火
  • 2篇耐火材料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1篇电性
  • 1篇信号
  • 1篇选课
  • 1篇学分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处理
  • 1篇软件工程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改革
  • 1篇数据算法
  • 1篇数据信号
  • 1篇天线
  • 1篇篇章
  • 1篇篇章结构
  • 1篇中文
  • 1篇中文文本

机构

  • 8篇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张美娜
  • 2篇张岩
  • 1篇武传胜
  • 1篇孙良旭
  • 1篇亓超
  • 1篇战学刚
  • 1篇迟呈英
  • 1篇谭丹丹

传媒

  • 4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学生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耐火材料行业生产组织系统
2020年
该文介绍了耐火材料行业生产组织系统的设计和部分软件技术,文章介绍了系统的部分功能,LayuiTree与ajax的基本使用,介绍了耐火材料系统现阶段发展状况的问题。系统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开发的。系统的开发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加快了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
白宇航张美娜于世通张岩
关键词:耐火材料AJAX
中文自动文摘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文本自动摘要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面对当今信息社会,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搜寻所需要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主旨,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自动文摘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研...
张美娜
关键词:语言处理中文文本
文献传递
一种物联网加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物联网加密系统,其包含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该发送装置具有第一控制单元及与其电性连接的密钥产生器与数据算法产生器,该接收装置具有一第二控制单元及与其电性连接的一天线,该发送装置所述该第一控制单元转换一密码数...
谭丹丹武传胜张美娜
文献传递
文本篇章结构的自动标引
通过对输入文本分析,划分文本的篇章物理结构,分为依次存在包含关系的章节、段落、复句、分句四个层次,用文本结构树来表示。给出了标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实现了文本篇章物理结构的自动标引,给出了标引算法,为自动文摘后续工作...
张美娜亓超迟呈英战学刚
文献传递
耐火材料行业生产组织系统部分技术介绍
2020年
该文介绍了耐火材料生产组织系统Asp.net MVC应用技术,该框架是微软公司比较流行的框架.文章主要介绍了框架的由来、view、Controller部分应用于系统的技术.框架比较适合大型的web项目开发,框架具有可以将安全复杂的项目变得简单的特点,框架提供了原生的路由来重写url,框架可以多个视图共享一个模型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框架的优点众多.
白宇航张美娜于世通张岩
关键词:耐火材料ASP.NETMVC
线上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线上教学的迅速发展,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台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慢慢延伸到了网络,现代教学可以利用电脑,智能手机通过网络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该线上教育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课程相关资源,学生能够实现在家合理的分配时间,并且利用网络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放心地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同时也能引领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健康上网,这也是我们设计这个网上教育平台的初衷。
赵星然张美娜陈远超邹金琰
关键词:课程资源网络学习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专题》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24年
《创新创业专题》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集中性实践环节。针对以往教学中缺乏实验课、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缺少实际案例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专题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设计了一系列现实场景的互动案例研究,以游戏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极探索。此改革研究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建含孙良旭张美娜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
软件工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软件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全球化、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跨校选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该文概述了软件工程课程参加跨校选课的建设及实施过程,全面探索课程改革新思路,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
张美娜赵骥
关键词:资源共享跨校选课软件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