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莹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鸢尾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YW1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鉴定鸢尾(Iris tectorum)内生真菌YW1菌株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薄层色谱、凝胶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从其代谢产物分离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为白僵菌素(1),4-氧代-乙酰丙酸(2),N-(4-氧代戊基)-乙酰胺(3),5-丁基-2-吡啶羧酸(4),5-丁烯-2-吡啶羧酸(5).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4、5对HepG2和Hep3B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在65.3-120.5μg/mL.
- 黄琪佳吴敏黄玉莹廖矛川杨光忠林亲雄杨新洲
- 关键词:鸢尾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细胞毒活性
- 血三七正丁醇部位促骨折愈合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三七正丁醇部位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作用;FACS分析正丁醇部位对成骨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碱性磷酸酶ELISA法检测血三七正丁醇部位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ELISA法测定血三七正丁醇部位对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结果血三七正丁醇部位低剂量刺激成骨细胞增殖,高剂量抑制细胞增长,且其增殖作用表现为S-phase比例的增加;该部位有一定的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作用,且依然呈现低剂量促进;10~100 ng/L的该部位能够明显降低成骨细胞中PGE2的含量。结论血三七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姚琰范亚黄玉莹刘环香向梅先
- 关键词: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前列腺素E2
- 榆芩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确定复方中药榆芩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行优选,以干浸膏收率、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黄芩苷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药材粒度、乙醇浓度、加醇量以及提取时间的影响,以此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黄芩苷含量,采用C18为色谱柱(柱温保持30℃),乙腈-0.2%磷酸缓冲盐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这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榴皮单提,药材粉碎为粗粉,乙醇浓度60%;第一次6倍量提取15min,第二次4倍量提取10min;其他药材粉碎为粗粉,乙醇浓度60%,第一次6倍量提取1h,第二次4倍量提取0.5h.
- 向梅先黄玉莹甘大莉范亚
- 关键词:正交实验
- 基于响应面法优选消炎抗菌颗粒的成型工艺被引量:6
- 2021年
- 本试验旨在优选出消炎抗菌颗粒制剂最佳的成型工艺。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消炎抗菌颗粒最佳药物辅料构成及制备条件,利用综合评分筛选出最佳的辅料种类、最佳的润湿剂浓度及颗粒的最佳干燥温度,然后其制剂成型工艺通过使用响应面星点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消炎抗菌颗粒最佳制剂成型工艺的条件为浸膏∶辅料质量比为1∶2.54,润湿剂为质量分数60%的乙醇,颗粒干燥温度为50℃,并且消炎抗菌颗粒制备贮存的临界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6%以下。经重复性试验可知,消炎抗菌颗粒的最佳制剂成型工艺是稳定、可行的。
- 杨素琴范亚黄玉莹向梅先
-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