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飞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IL-6、H2S水平变化及其早期预测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内源性硫化氢水平变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提高热性惊厥患儿诊治水平。方法:(1)随机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热性惊厥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组(n52)及复杂型组(n43);选取我院门诊同期就诊的发热患儿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60例患儿纳入非惊厥发热组;抽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3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2)收集三组患儿临床资料。(3)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inked Immm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所有患儿血清中IL-6水平;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H2S水平。(4)随访1年,统计热性惊厥组患儿中诊断癫痫的例数。(5)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复杂型组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热程、抽搐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单纯型组,P<0.01。(2)复杂型组阳性家族史、高危出生病史比例高于单纯型组,P<0.05。(3)惊厥组比非惊厥组IL-6水平显著高,H2S水平显著低,P<0.01;(4)复杂型组比单纯型组IL-6水平显著高,H2S水平显著低,P<0.01。(5)复杂型组脑电图阳性率高于单纯型组,P<0.05;复杂型组头颅磁共振检查阳性率与单纯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1年,复杂型组转变为癫痫率,高于单纯型组,P<0.05。结论:(1)高水平IL-6、低水平H2S,可作为早期预测发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提供参考。(2)有阳性家族史及高危出生病史的患儿发生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机率更高。
- 黄致敬黄月艳覃晓英黄肯罗燕飞
- 关键词:热性惊厥IL-6H2S
- 药线点灸联合舒筋健脑颗粒对HFMD中S100B、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黄月艳潘红飞李强黄云峰黄肯游金勇黄致敬韦爱伯罗秀状罗燕飞
- 病毒性脑炎病原学与诊断进展分析
- 2020年
- 分子生物学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积极应用意义,临床范围内通过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测技术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原学进行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本次研究,结合病毒性脑炎主要病原学的流行病学特点,对现阶段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的诊断进展进行分析,简单论述病毒抗原抗体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毒性脑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引起的脑部炎症,病毒多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1]。该疾病多见于儿童群体,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在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下,可有效治愈。病毒性脑炎作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种类较多,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等,在病情早期进行合理诊断及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2]。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式为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式,该诊断方式虽然可以对病情做出准确诊断,但早期检出率较低,而临床病毒基因诊断的建立,使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进入分子领域,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3~5]。
- 罗燕飞黄致敬陆霜霜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肠道病毒疱疹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
- 药线点灸联合舒筋健脑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 黄月艳李清锋黄云峰黄肯黄致敬罗燕飞游金
- 项目来源与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由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 virus,HEV)感染引起的,以儿童为主要感染者的传染病。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常导...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颅脑MRI的诊断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阳性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EV71感染的HFMD患儿,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4例)和普通组(36例)。于入院后6、24、48、72h时检测血清S100B、NSE水平,并于入院后24h进行MRI检查。以同期30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重症组6、24、48、72h血清S100B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和健康对照组〔S100B(μg/L):6h为1.29±0.13比0.15±0.03、0.13±0.02,24h为1.56±0.16比0.13±0.02、0.13±0.02,48h 为1.66±0.15比0.16±0.02、0.13±0.02,72h 为1.60±0.16比0.16±0.02、0.13±0.02;NSE (μg/L):6h为42.36±5.48比5.95±0.14、5.61±0.20,24h为50.13±5.58比6.16±0.15、5.61±0.20,48h为59.36±5.94比6.07±0.14、5.61±0.20,72h为56.78±5.07比5.86±0.16、5.61±0.20,均P<0.01〕;普通组与健康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MRI检查发现单发或多发脑实质损伤患儿各6例,损伤部位以基底节、丘脑及脑干区多见,其血清S100B、NES水平显著高于无脑实质损伤者〔S100B (μg/L):1.64±0.15、1.72±0.14比1.49±0.16,NES(μg/L):52.14±5.08、54.50±4.85比47.14±4.65,均P<0.05〕。结论重症HFMD患儿血清S100B、NSE水平明显升高,有脑实质损伤现象的患儿更高。
- 黄月艳柳国胜韦叶生李强黄云峰黄肯游金勇黄致敬韦爱伯罗秀状罗燕飞
-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几种常见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2018年
-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儿科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50例患儿中,有10例智力低下患儿、15例癫痫患儿、13例脑性瘫痪患儿、12例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效果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儿科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黄云峰黄致敬罗燕飞陆霜霜
-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9 d至12岁的患儿160例,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化脑组(n=80),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病脑组(n=80),另将在儿童保健科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名作为健康组。结果化脑组患儿血清中IL-17含量为(50.32±8.13)ng/mL,显著高于病脑组的(22.48±18.9)ng/mL和健康组的(7.52±1.09)ng/mL(P<0.05)。化脑组患儿脑脊液中IL-17含量为(2.31±0.12)ng/mL,显著高于病脑组的(0.24±0.18)ng/mL(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17水平变化与临床特征呈正相关,IL-17水平明显升高时患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可依据其检测水平变化作为患儿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可靠指标。
- 黄云峰黄月艳黄致敬罗燕飞
- 关键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7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对FIB、PT、APTT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对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化疗模式进行治疗,试验组按常规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时间,FIB、PT、APT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诱导时间及巩固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IB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T、APTT均延长,且试验组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小儿急性白血病采用G-CSF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诱导时间以及巩固时间,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黄云峰黄月艳黄肯罗燕飞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 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对患儿CRP、LACT、PCT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对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清乳酸(LACT)、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筛选出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时间选为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为试验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P<0.05);试验组退热、外周血白细胞恢复、GSF白细胞恢复、颅内压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LACT、PCT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罗燕飞黄云峰黄致敬陆霜霜赵芯
- 关键词: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化脓性脑膜炎血清乳酸
- 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3年
- 浅析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予以美罗培南和地塞米松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为(2.05±0.35)d、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为(3.04±1.02)d、颅内压消失时间平均为(2.42±0.51)d、惊厥持续时间平均为(2.58±0.39)d、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平均为(10.28±1.72)d、血清指标恢复时间平均为(5.54±0.90)d、住院时间平均为(23.27±1.95)d。患者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腹泻1例、肾损伤0例、继发性真菌感染0例;发生率3例(3.75%)。治疗前患者一氧化氮(NO)值平均为(96.48±8.75)μ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平均为(52.75±5.10)ng/L、C反应蛋白(CRP)值平均为(32.18±3.65)mg/L;治疗后患者NO值平均为(50.07±5.95)μmol/L、TNF-α值平均为(11.50±2.99)ng/L、CRP值平均为(11.16±1.54)mg/L;治疗后患者NO值、TNF-α值、CRP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血清指标值。
- 罗燕飞陆霜霜黄珍京
- 关键词:地塞米松美罗培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