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线网络技术在影像科的运用和展望
- 1引言: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s;WN)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旧式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有线网络.弥补了有线网络之不足,以达到网络延伸之目的.
- 龚海艇蒋伟张晓莹刘涛朱银民
-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影像科
- 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检测肺结节的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中的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胸部摄片技术对肺结节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DR检查时发现的肺结节患者再进行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检查,由两位影像医生对每一患者的普通DR图像与DES图像分别作对比分析,评价两者对肺结节的显示情况。结果DES比普通DR图像检出更多的小结节,且DES图像对结节病变的显示更清楚,有利于定性评价。结论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胸廓骨组织影的遮挡影响,获得单纯的软组织图像,是对DR诊断肺部结节的有利补充。
- 蒋伟唐震
-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肺结节X线计算机DR诊断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7月间,对4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三维图像。结果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令人满意地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CT发现9例X线平片上漏诊的多骨骨折,18例表面阴影显示法(shacled surface display,SSD)和VRT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及走向。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对骨折的诊断、分类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蒋伟龚海艇唐震陈克敏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
- STIR序列在腰骶部浅筋膜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短T1反转回复序列(short T1 inversion-recovey,STIR)在诊断腰骶部浅筋膜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MRI检查图像,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56岁。除了进行T1WI、T2WI腰椎常规序列外,均采用STIR序列扫描。结果 10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MRI检查图像中,31例在MRI STIR序列显示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片状、条带状高信号,并伴异常的长T1、长T2信号,但STIR序列更明显、更直观地显示腰骶部浅筋膜炎,而T1WI、T2WI序列常常被掩盖。结论腰骶部疼痛患者浅筋膜水肿发生率较高,MRI STIR序列成像对显示浅筋膜炎敏感,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随访确诊。
- 蒋伟俞冬叶黄丙仓刘放张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STIR序列腰骶部筋膜炎
- 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全面分析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腰背部浅筋膜炎的认识。方法分析了从426例腰痛和腰部不适进行MRI检查的患者中发现的58例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结果腰背部浅筋膜炎的MRI表现为浅筋膜内出现异常信号及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STIR高信号,58例可为四型:片状型,11例(28.9%),条状型40例(68.29%),积液型2例(3.4%),混合型5例(8.6%)。结论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是目前诊断腰背部浅筋膜炎最敏感、最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蒋伟唐震黄炳仓
- 关键词:STIR序列核磁共振成像
- 多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骨盆由双侧髂骨、坐骨、耻骨和后方骶骨组成。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长期来,骨盆骨折主要依靠X线平片诊断,由于其结构和损伤的复杂性,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6排螺旋CT能超高速地完成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并具有相似的X、Y。
- 蒋伟蒋灏陆炜平陈克敏
- 关键词:骨盆骨折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