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遗传标记是动物分子育种的基础被引量:2
- 2014年
- 迄今为止,畜禽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畜牧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畜禽选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缓慢,导致了遗传改良的速度也呈现了变慢的趋势。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动物育种方法。以分子数量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动物分子育种也应运而生。以基因组分析和转基因动物技术为依托的分子育种技术是建立在对各种遗传标记不断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就动物分子育种的遗传标记发展情况作一概述。
- 郭春燕
-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分子数量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分析育种工作
-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微囊化制备及包被效果的评价,为反刍动物益生菌微囊化研发提供参考价值。采用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作为起模芯粒,以丙烯酸树脂和海藻酸钠作为双层包被壁材,以植物乳杆菌JCM-1149为芯材,采用先制粒后顶喷型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后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对包被效果进行评价。体内评价选取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成年干奶牛,试验共分3期,每期正试期7d,间隔期20d。采用单因素分期分组试验设计,第1期为空白对照组,第2、3期(试验组)分别在晨饲后1 h(10:00)打开瘤胃瘘管塞投喂植物乳杆菌和包被植物乳杆菌的微胶囊。每期试验最后3 d连续采集瘤胃液、十二指肠内容物以及直肠粪样,对样品中目标菌种进行实时荧光定量(qPCR)以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体外评价结果表明:在理想制粒和包被工艺参数下,植物乳杆菌微胶囊活菌数和包埋率分别达到10~9CFU/g和82.48%;包被后的植物乳杆菌对抗胃酸和胆盐的抗逆性好。体内评价结果表明:经包被处理的植物乳杆菌微胶囊过瘤胃、过真胃以及达到肠道的能力高于对照组和未包被的植物乳杆菌组(P<0.01);包被植物乳杆菌组对奶牛瘤胃和肠道菌群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植物乳杆菌组仅对奶牛瘤胃菌群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包被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具备作为微生物添加剂的潜力。
- 郭春燕姚琨聂存喜纪守坤严慧李胜利张文举
- 关键词:奶牛植物乳杆菌微胶囊体外评价
- 基于体外瘤胃产气法评价四种精料的营养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评价不同精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试验采用瘤胃体外产气法测定了某大型饲料厂4种精料(A、B、C、D)的营养成分及0~72h产气量、消化率。结果表明:精料A、B、C、D间的干物质、粗脂肪、Ca和P含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按高低排序为B〉C〉D〉A;粗纤维含量按高低排序为A〉B〉C〉D;消化率按高低排序为B〉A〉C〉D。说明精料B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均较高。
- 郭春燕闫云峰马全磊闫益波
- 关键词:瘤胃反刍动物精料营养价值
- 胍基乙酸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2025年
- 文章旨在探究胍基乙酸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00头健康、体况良好的13月龄左右、体重(397.42±17.84)kg的西杂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2%和0.4%的胍基乙酸(GAA)。试验为期105 d,包括15 d的适应期和90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0.2%和0.4%GAA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8.18%和10.00%(P<0.05);0.2%和0.4%GAA组肉牛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8.48%和9.95%(P<0.05);此外,日粮添加GAA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0.2%和0.4%GAA组肉牛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0.4%GAA组肉牛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0.2%GAA组肉牛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0.2%和0.4%GAA组肉牛血清胰岛素(INS)含量显著提高(P<0.05);0.4%GAA组肉牛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提高(P<0.05)0.2%和0.4%GA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棕榈油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0.1%~0.4%的GA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0.2%和0.4%GA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0.2%和0.4%GA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ω6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日粮0.2%和0.4%GA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ω6/ω3比例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发现GAA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GAA最适添加量为0.4%。
- 李耀光郭春燕
- 关键词:肉牛血清生化脂肪酸
- 油脂氧化日粮添加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试验旨在研究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抗氧化剂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500羽1 d岭南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20羽/重复),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油脂氧化组饲喂加入3%氧化豆油的日粮,VE组、抗氧化剂组和VE+抗氧化剂组饲喂分别在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200 IU/kg VE、100 mg/kg抗氧化剂和100 IU/kg+50 mg/kg抗氧化剂的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油脂氧化组和各处理组显著提高21 d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油脂氧化组和VE组肉鸡42 d末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VE组肉鸡生长后期(22~42 d)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抗氧化剂组对21 d岭南黄鸡血浆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组42 d肉鸡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表现为最高(P<0.05)。对照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油脂氧化组(P<0.05)。VE组和抗氧化剂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油脂氧化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油脂氧化日粮添加VE显著提高胸肌VE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独添加抗氧化剂和VE降低胸肌滴水损失,但高水平的VE会降低1~42 d岭南黄鸡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
- 李颖平耿丹杨继生郭春燕聂存喜程发祥
- 关键词:油脂氧化抗氧化剂肉鸡抗氧化
- 雪山草鸡沙门氏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的PCR检测
- 2016年
- 为快速诊断和防治雪山草鸡沙门氏菌病(Paratyphoid),收集疑似沙门氏菌病雪山草鸡的肝脏组织,提取组织基因,根据雪山草鸡沙门氏菌(Salmonella)组氨酸(His)转运操纵子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检测沙门氏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的PCR方法,并以提取的肝脏组织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PCR方法可以从疑似患病雪山草鸡肝脏组织中扩增出大小约为495 bp的特异性片段,说明此疑似患病雪山草鸡所感染病原为沙门氏菌。
- 乔德瑞张天郭春燕
- 关键词:雪山草鸡沙门氏菌PCR检测
- 不同结构性开食料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糖蜜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选用24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奶牛犊牛作为试验动物,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饲喂不同方式处理的犊牛颗粒料。结果表明,在30日龄时,试验2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时,试验2、3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试验2、3组犊牛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在腹泻率方面,对照组最低,试验1组最高。因此,从对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来看,颗粒料、玉米压片和小麦压片按7∶2∶1比例且再加5%糖蜜进行喷涂处理的犊牛开食料要优于其他各组,且饲料利用率最高。
- 郭春燕孙世民杨继生闫益波
- 关键词:糖蜜犊牛开食料
- 猪的高热病诊疗案例分析与体会
- 本文对作者在猪的高热病诊疗实践中遇到的2个案例,在症状表现、病理剖检、综合治疗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和认真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谈了诊疗体会,认为在猪的高热病中,只要混合有猪瘟感染,就要首先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不控制猪瘟...
- 杨继生郭春燕
- 关键词:猪高热病
- 文献传递
- 营养调控剂对育肥牛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选取45头新疆褐牛,分为3组,在同一营养水平下饲喂添加不同的营养调控剂,经过3个月的育肥后屠宰,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P>0.05)和屠宰率等差异不显著,净肉率和肉骨比方面却均有提高,分别为7.87%3、3.44%和2.02%、24.69%。另选取荷斯坦公牛15头,以新疆褐牛为对照组,在同一营养水平下经过3个月的育肥后屠宰,结果表明,荷斯坦公牛在日增重上显著高于新疆褐牛对照组(P<0.01);荷斯坦公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均高于新疆褐牛对照组,分别提高达2.56%、5.34%和12.50%。
- 周岩伟余雄张扬郭春燕蔺宏凯王文奇
- 关键词:日增重净肉率育肥牛
- 黑鸡与普通肉鸡免疫球蛋白IgG差异分析
- 2015年
- 为了探究黑鸡和普通肉鸡免疫球蛋白IgG的差异。分别分离黑鸡和普通商品肉鸡的血清,采用盐析法从中提取免疫球蛋白IgG。然后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比相同浓度下,黑鸡和普通商品肉鸡IgG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轻链和重链的蛋白量,通过试验得出普通商品鸡IgG的轻链和重链的蛋白量都比和田黑鸡多,说明普通商品鸡血清中IgG的含量要比和田黑鸡的多。
- 杨庆芳郭春燕
- 关键词:黑鸡免疫球蛋白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