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卓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肠球菌属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肠球菌标本的来源分布与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选取2009年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属分离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粪肠球菌检出20株,占57.1%,屎肠球菌共分离到15株,占42.9%;21株多药耐药肠球菌中,阳性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ermB、tetM分别检出19、11、11、19、10株,检出率分别为90.5%、52.4%、52.4%、90.5%、47.6%。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多药耐药严重;携带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 张姝莫非黄志卓渠巍梁璐夏曙华
- 关键词:肠球菌属耐药性耐药基因抗菌药物
- 一种可拆卸树式标本架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树式标本架,包括底座、立柱、连杆、标本收集架;所述的立柱竖直设于底座上,所述的立柱的外圆面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一组以上的环形卡槽,所述的环形卡槽内沿其圆周向间隔设有多组卡扣槽;所述的标本收集架上...
- 邹燕蒙杰刘立民周桂黄志卓李远眺刘艳玉黄时顺覃廷富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和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某院分离到的IRAB和IRPA,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相关常见耐药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36株临床分离的IRAB和IRPA,耐药菌株主要分离自ICU病区和呼吸内科。其中IRAB占59.6%(81/136),IRPA占42.1%(55/136);两者的5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5.2%和8.6%,均呈逐年上升。标本种类中,以呼吸道标本(痰和肺泡灌洗液)为主,占88.9%(121/13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7株(8.6%),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5株(9.1%);泛耐药菌株均来自ICU。头孢派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22.2%和32.7%,未检出多粘菌素B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仅检出OXA-23型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7.7%(71/81)和100.0%(81/8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为14.5%(8/55);Opr D2基因缺失率为76.4%(42/55)。结论 IRAB和IRPA多重耐药性严重;OXA-23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主要机制;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pr D2基因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 姜肖玉黄志卓
- 关键词: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耐药机制
- 医学实验室急诊检验项目与报告时限设置和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医学实验室急诊检验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急诊检验项目和报告时限的设置方法,分析在应用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设置一些监控指标进行监控,以达到急诊检验应用合理,缩短急诊检验报告时间。
- 彭华董家书黄志卓
- 关键词:急诊检验
- 综合医院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11年版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株非重复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分泌物,占78.9%;病区分布重症监护病房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6.2%;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达90.4%,其次为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65.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3.8%。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用药,慎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李梦薇韦柳华莫善颖彭华黄志卓蒋利君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
-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结果判断参照CLSI 2010年标准。结果 95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布于ICU36株,占37.8%,其次为神经外科26株,占27.3%;以痰液分离最多45株占47.4%,其次为肺泡灌洗液33株占34.7%;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为3.2%,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为7.1%;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为10.7%,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0~16.1%,恶臭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33.3%,短黄杆菌仅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褪色沙雷菌仅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敏感。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不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铜绿假单胞菌更严重,因此应谨慎、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密切关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更好地控制细菌感染。
- 韦柳华黄志卓李梦薇彭华蒋利君莫善颖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
- 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 张姝莫非黄志卓渠巍梁璐夏曙华
- 2009年贵州省6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9年常见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年版为判断标准,药敏试验结果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2009年贵州省6家教学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共1620株,其中肠杆菌科1087株(67.1%),非发酵菌533株(32.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4.4%、34.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高度敏感,耐药率小于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小于3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7.6%、34.5%和15.2%、18.0%。结论:碳青霉烯类药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保持高度活性,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
- 张姝莫非黄志卓渠巍余红岚夏曙华王诚王永伦林开颜王显河
- 关键词: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 贵州省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 莫非张妹黄志卓渠巍余红岚王诚林开颜王永伦王显河夏曙华
-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机制与同源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并研究其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机制和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 454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以鲍氏不动杆菌(AB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为主,肠杆菌科细菌仅检出3株;主要分离自ICU和神经外科;送检标本以呼吸道为主,占86.1%;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29.3%,且逐年上升;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为13.7%,各年检出率未有明显波动;ABA的OXA-23和OXA-5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1.1%和100.0%;PAE的IMP基因阳性率为4.7%,oprD2基因缺失率为63.4%;ABA和PAE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分别为56.7%和53.4%。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多药耐药性严重;OXA-23和OXA-51基因及主动外排系统是多药耐药ABA产生的主要机制;oprD2基因缺失和主动外排系统是PAE的主要耐药机制。
- 黄志卓韦柳华蒋利君李梦薇莫善颖
-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