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英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导致幼儿呕吐的病原学检测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掌握某幼儿园突发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可能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幼儿园2010年12月先后出现呕吐症状的3例患者的呕吐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细菌的常规分离培养及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细菌分离鉴定未发现致病菌。病毒学检测,3例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经测序分析为GⅡ.4亚型,确定为病毒感染所致,从而排除了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现场处置,包括餐具、玩具全面消毒,密切接触幼儿回家观察,相关班级隔离,防止该病毒的传播和扩散。结论南京地区存在诺如病毒的威胁,导致该幼儿园幼儿呕吐的病原是诺如病毒。该病原很可能是由一个感染幼儿在幼儿园发病,其呕吐过程中呕吐物随空气传染靠近的两个幼儿所致。而首先发病幼儿的病原从何而来,还需要进一步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确认。另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GⅡ.4亚型为主要流行亚型,应加强相应的抗病毒健康教育宣传,尤其是保育过程中的预防宣传工作。
- 张洪英祁贤华玲慧洪镭吴斌江晓何敏石利民
- 关键词:幼儿呕吐中毒病原学诺如病毒
- 2011—2019年南京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1—2019年全市学生肺结核资料,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来源与治疗转归、延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学生肺结核年均发病率10.67/10万,9年间发病率从14.92/10万下降到9.18/10万(EAPC=-6.6%,P=0.044),下降38.46%。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年均发病率3.47/10万。男女发病比例1.7∶1,19~22岁组病例占48.39%。每年4-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期,学生患者以因症就诊(56%)发现为主,就诊延迟率为38.51%,确诊延迟率为31.77%。结论南京市学生肺结核发病仍具有一定水平,肺结核就诊延迟情况严峻,应采取相关措施继续加强学校结防工作。
- 李晨丁松宁杨晨张洪英
-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
- 水牛和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的免疫机理探讨
- 该论文对肝片吸虫病的免疫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的山羊血清中的特异IgG抗体动态变化;以SP2/0细胞为靶细胞(即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DH)短程释放法测定人工...
- 张洪英
- 关键词:山羊水牛肝片吸虫病免疫机理斑点杂交
-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SFTSV基因序列。方法:收集本市2014年4-6月某医院送检的2例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SFTS)患者的血清标本,经核酸荧光PCR检测阳性确诊。对病毒核酸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比对。结果:两名患者均有典型的SFTSV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发热、腹泻为首发症状,血常规见粒系及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从2例患者血清提取的核酸经测序,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SFTSV进行比对,0428株(安庆)的RNA多聚酶、糖蛋白、NS蛋白的同源性与安徽代表株AHL/China/2011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0507株(滁州)上述目的基因与江苏株JS2011-013-1的同源性高达99%。结论:SFTSV在本地区散发存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其来源或有差异。
- 石利民何敏乔梦凯雍玮曾理王璇张洪英丁洁
- 关键词:发热血小板减少病毒
- 南京市发现感染札幌病毒致老年人腹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人腹泻病因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6月在南京某医院腹泻门诊就诊并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粪便20份,对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用于指导用药和治疗。结果 2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13份阳性,其中有5份诺如病毒,4份轮状病毒,2份肠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1份札幌病毒,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5%,加上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检测到的病毒,该结果说明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很高。结论确定病原后采取支持疗法,病人康复,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札幌病毒感染老年人致腹泻在南京是首次报道。
- 李伟祁贤吴培付建光谢国祥张洪英
- 关键词: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
- 一株降解DON毒素真菌的鉴定及其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对实验室已分离的1株高效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DON)的真菌(NJA-1)鉴定,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以及rDNA ITS区基因序列的扩增、测定。形态学观察发现该菌属于曲霉属黑色组曲霉黑曲霉集合体。进一步分别用引物对BMB-CR和ITS2及ITS1和ITS4扩增rDNA的ITSⅠ-5.8S rDNA-ITSⅡ,得到总长为738 bp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基因序列比对和亲缘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该菌rDNA ITS区基因序列与塔宾曲霉的同源性为100%,最终确定NJA-1为1株塔宾曲霉。菌株NJA-1 rDNA ITS区基因序列收录入GENBank,登陆号为EF178271。还对NJA-1的生长特性、炭源和氮源的利用、适宜生长的培养基pH等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为该菌的大量培养提供数据基础。
- 张爱华张洪英何成华张海彬
- 关键词:形态学观察RDNAITS区
- PCR快速检测在细菌质控考核盲样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多重PCR和荧光PCR两种核酸检测方法在多项目质控样本中的检测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同时采用三种方法对多项目盲样质控样本进行检测,包括多重PCR、荧光PCR及传统的国标方法。结果:食源性致病菌盲样(W-B11)中采用多重PCR、荧光PCR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培养法同步分离并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CR法结合培养法对于多项目质控样本中病原菌快速初筛分离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传统培养法漏检的可能性,提高检测效率。
- 王炜江晓金萍叶艳华史小超张洪英谢国祥丁洁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血吸虫虫卵检测方法及该方法所用的试剂盒和引物
- 本发明涉及寄生虫病传播媒介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吸虫虫卵检测方法及该方法所用的试剂盒和引物。所述试剂盒包括LAMP引物组、反应混合液以及DNA聚合酶;所述反应混合液中含有羟基萘酚蓝作为指示剂。所述LAMP引物组包...
- 张洪英杨佩才谢国祥
- 文献传递
- 南京市成人星状病毒性腹泻病原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2013年南京市疑似病毒性腹泻成人门诊样本进行星状病毒核酸检测、分子分型和进化分析,为星状病毒所致成人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13年疑似病毒性腹泻门诊成人病例的腹泻物375份,用星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然后对荧光定量RT-PCR阳性的样本,用一步法RT-PCR再进行星状病毒特异片段的检测。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荧光定量RT-PCR共检测到9例星状病毒阳性(2.4%),其中,6例(1.6%)扩增到单一条带,测序获得449 bp的星状病毒壳蛋白基因片段序列。经比对分析,6例星状病毒中,4例为5型星状病毒,1例为1型星状病毒,1例为8型星状病毒。结论南京市星状病毒所致成人病毒性腹泻中有多种型别星状病毒,5型为优势型。
- 王炜何敏石利民王璇乔梦凯张洪英
- 关键词:腹泻病原学星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RT-PCR
- 南京市大气二氧化氮浓度与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的时间序列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南京市大气二氧化氮(NO_(2))浓度与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京市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报告病例数及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臭氧(O_(3))、一氧化碳(CO)及气象因素(包括温度、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大气NO_(2)浓度与人群每周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的关系及滞后效应,并对年龄、性别分层探讨其效应。结果 在单污染物模型中,累积滞后3周效应量最大,即大气NO_(2)每升高10μg/m^(3),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病风险增加12.57%(95%CI:4.72%~21.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65岁组和<65岁组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8.53%(95%CI:8.27%~29.77%)和10.49%(95%CI:2.37%~19.25%),男性和女性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2.94%(95%CI:4.78%~21.74%)和11.80%(95%CI:2.07%~22.44%),可见分层后高年龄组和男性效应更大。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当分别纳入PM_(2.5)、PM_(10)、SO_(2)、O_(3)、CO后,大气NO_(2)每升高10μg/m^(3),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84%(95%CI:7.92%~26.50%)、17.74%(95%CI:8.33%~27.96%)、17.07%(95%CI:8.09%~26.80%)、12.09%(95%CI:4.25%~20.51%)及14.25%(95%CI:5.60%~23.62%);除O_(3)外,双污染物模型中的大气NO_(2)效应均较单污染物模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气NO_(2)污染可能增加人群活动性结核病发生风险,且对高年龄和男性人群的影响更明显。
- 杨晨江燕王荣李晨张洪英
- 关键词:二氧化氮结核病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