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琼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银杏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 1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GF)低、中、高剂量处理组。模型组和GF组予全脑12MeV电子线单次照射20Gy,GF干预后1、7、30d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胶质原纤维蛋白(GFAP),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结果照射后脑细胞水肿,凋亡细胞数、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GFAP表达以及NO表达均增加。银杏黄酮干预后脑水肿减轻,细胞凋亡减少,GFAP表达下调,NO表达减少;GF干预后30d及GF高剂量组改变更明显。结论银杏黄酮对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丁玉琼王燕陈晓珏姚登福赵洪瑜仇晓军周兴芹郝传铮许峻季斌
- 关键词:银杏黄酮放射性损伤
- 混合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混合调强放疗(Hy-IMRT)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的94例曾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需要术后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y-IMRT组(观察组)47例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对照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自靶区的剂量及相关放射物理学参数、放疗期间及放疗后不良反应、放疗前后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95%的靶体积所得到的剂量(D 95%)[(4 945.6±36.1)Gy比(4 754.0±35.6)Gy]、靶区适形度(CI)(0.7±0.1比0.5±0.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大于110%处方剂量的靶体积(V 110%)[(1.6±0.5)cm 3比(8.4±1.2)cm 3]、大于105%处方剂量的靶体积(V 105%)[(19.3±3.5)cm 3比(26.6±5.6)cm 3]、不均匀性指数(HI)(1.1±0.1比1.3±0.1)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53.2%(25/47)比74.5%(35/47)]、骨髓抑制发生率[40.4%(19/47)比70.2%(33/47)]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放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 +、CD8 +、CD4 +/CD8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放疗结束时,两组IL-6、TNF-α、CD8 +水平均较放疗前增高(均 P<0.05),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放疗前降低(均 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IL-6、TNF-α、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CD4 +、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3年局部复发率[34.04%(16/47)比42.55%(20/47)]、远处转移率[25.53%(12/47)比38.30%(18/47)]及死亡率[14.89%(7/47)比19.15%(9/47)]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相比3DCRT,Hy-IMRT对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急性皮肤不良反应
- 戴科军卢绪菁周希法方明明陈玲刘俊丁玉琼顾成
- 舒尼替尼对乏氧食管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
- 丁玉琼周健卢绪菁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