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潇丹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流感
  • 4篇病毒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流感病毒
  • 2篇食品
  • 2篇实时荧光
  • 2篇流感样病例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电泳
  • 1篇血凝素
  • 1篇血凝素类
  • 1篇遗传进化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志贺菌
  • 1篇中毒
  • 1篇中毒事件

机构

  • 10篇镇江市疾病预...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10篇张潇丹
  • 7篇徐虹
  • 7篇杨静
  • 5篇吴霄
  • 4篇许金凤
  • 2篇韩颖
  • 2篇张万军
  • 2篇刘金
  • 2篇沈俐
  • 1篇徐岚
  • 1篇郑东宇
  • 1篇宋寅生
  • 1篇曹文婷
  • 1篇茅凌翔
  • 1篇薛渊
  • 1篇周印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2022年镇江市监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掌握镇江市监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采集五大类食品(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冷冻饮品、餐饮食品、粮食制品),按照《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10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433份食品样本,检出致病菌93株,检出率为21.48%;检出率高的致病菌主要有副溶血性弧菌(41.33%)、蜡样芽胞杆菌(20.57%);高风险食品主要是动物性水产品(阳性率为50.00%)、餐饮食品(阳性率为20.77%);不同采样地点中以路边摊位被污染最严重(46.15%);散装食品的阳性率(23.85%)高于预包装食品(2.3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镇江市多种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为主,动物性水产品为高风险食品,应着重加强路边摊位、散装食品的监管力度,防止致病菌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许金凤陈曦张潇丹巢秀琴韩颖徐虹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2014-2016年镇江地区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对镇江地区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2014-2016年镇江地区哨点医院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5 201例,其中3年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分别为2.19%、2.64%和2.90%。共检测标本9 532份,检出阳性标本1 122份,阳性率11.77%。其中甲型H1N1型175份(15.60%),甲H3型491份(43.76%),乙型BY系400份(35.65%),乙型BV系56份(4.99%)。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1.67%和11.87%,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745)。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阳性率以60岁及以上人群最高(13.88%),其次为5岁~人群(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33,P<0.001)。对355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获得毒株109株,其中甲型H1N1型44株,甲H3型17株,乙型48株(BY37株,BV11株)。结论镇江地区的流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也会出现小的流行,每年呈现流感病毒多种亚型的混合流行,以老人和小孩阳性率最高。
杨静郝世轩张万军刘金张潇丹徐虹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
2015镇江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镇江市2015年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今后科学有效地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镇江市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标本3 237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ILI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 237份咽拭子标本共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64份,总阳性率为14.33%,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3份、季节性H3N2型流感病毒164份、BY型流感病毒297份。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4.10%和14.55%,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流感全年出现,冬季和夏季2个小流行高峰。1月-3月优势流感毒株为BY型,7月-9月优势流感毒株为季节性H3N2型。结论 2015年镇江市共出现3种毒株流行。应进一步加强流感哨点监测工作,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暴发性疫情监测,警惕新型流感病毒株的出现和流行。
张潇丹朱亮杨静吴霄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流感监测核酸检测
2014-2016年镇江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遗传进化研究
2021年
目的对2014-2016年镇江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其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6年镇江市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对核酸检测鉴定为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3株经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确认为甲型H3N2亚型毒株,用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其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分离株和疫苗株、参比毒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对其抗原表位、耐药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镇江市共采集9 532份流感样标本,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1.77%,3年分别为11.23%、13.82%和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02,P<0.001)。甲型H3N2亚型为最主要的亚型(占43.76%),其次为乙型BY型(占35.65%);除2015年乙型BY亚型为主(占70.13%),2014年、2016年均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分别占48.30%、54.80%)。与北半球疫苗株A/Texas/50/2012(2013-2015)及A/Switzerland/9715293/2013(2015-2016)比对,选取的13株甲型H3N2镇江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97.4%,与北半球疫苗株HA和NA基因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均≥94.8%。13株镇江分离H3N2毒株主要分为4个进化分支。13株均未出现主要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缺失,存在Y94H、A128T、S138A、G142R等散点性突变。与M2、NA蛋白相关的耐药位点未发现变异;3株糖基化位点发生D329N氨基酸替换。结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镇江市优势流行亚型。主要抗原位点、耐药位点均未发现重要突变,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仍应继续加强监测。
杨静沈俐刘金张潇丹吴霄徐虹
关键词:HA基因NA基因遗传进化
2014年-2015年镇江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活禽市场等外环境样本中禽流感病毒的动态分布情况,为防治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4年-2015年镇江市外环境标本(清洗禽类的污水、笼具表面及禽类粪便等)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5、H7N9、H9亚型核酸,监测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外环境标本1 058份,甲型通用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284份,总阳性率为26.84%;H5、H7N9、H9亚型和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5.10%、17.67%、3.02%和1.04%。外环境标本中禽流感核酸阳性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春季高于夏季。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标本为清洗禽类的污水(41.57%),最低为鸡食(3.23%)。结论镇江市城乡活禽市场与宰杀加工场所等外环境中有H5、H7N9、H9等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建议继续加强外环境禽流感实时监测,对发现禽流感病毒变异、预防控制禽流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静吴霄张潇丹蒋奕帆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2014-2016年镇江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进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特点。方法收集2014-2016年镇江地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在病毒流行期按月随机抽取13株甲型H1N1毒株,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扩增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 13株分离株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的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3%~100.0%和96.6%~100.0%;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6%~97.5%和93.8%~96.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3株病毒HA和NA基因分属于不同的进化谱系。分子特征表现为12株HA氨基酸序列均发生了抗原位点Sa区K173Q突变,1株同时发生了Sa区K181E突变;3株还发生了Ca1区V183I突变。受体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变异。结论 2014-2016年镇江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相比,其HA、NA基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是抗原性并未发生改变,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杨静杨静吴霄徐虹张潇丹沈俐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血凝素类神经氨酸酶分子流行病学
一起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病原的检测与溯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RT-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一起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经过进行调查,采集病例粪便/肛拭样本及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和鉴定。提取样本RNA,以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检测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诺如病毒核酸。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以BioNumeric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采集43份样本,经常规培养鉴定和荧光定量PCR/RT-PCR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阳性6份,分离株血清型均为O3∶K6,除1株来自食品样本的菌株与其他菌株同源性为52.1%外,其余5株同源性为100.0%。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导致。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结合PFGE分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和溯源食物中毒的病原。
许金凤徐虹茅凌翔徐岚张潇丹郑东宇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
2015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镇江市2015年度食源性疾病常规监测中分离的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菌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2015年采集食品样123份、病例粪便标本798份,共分离58株阳性菌株。药敏实验前,分离菌株复核均为阳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多重耐药率为31.0%,其中分离的21株沙门菌、8株志贺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57.1%、75.0%,耐≥6种抗生素的菌株分别占19.0%、62.5%;沙门菌对氨苄西林(61.9%)、四环素(52.4%)和萘啶酸(52.4%)耐药率较高;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萘啶酸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高(均达75.0%);29株副溶血性弧菌仅1株对氨苄西林耐药(3.4%),8株对氨苄西林呈中介(27.6%),其余对所选抗生素均敏感(70.0%)。结论 2015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情况,指导本地区合理使用抗菌药。
薛渊许金凤巢秀琴宋寅生张潇丹韩颖徐虹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肉汤稀释法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
镇江市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2015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镇江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及EV71、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015年共检测373份样本,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样本97份,总阳性率为26.01%,其中EV71阳性19例,阳性率为5.09%;Cox A16阳性30例,阳性率为8.0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8例,阳性率为12.87%。男性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女性。5月和6月肠道病毒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6.43%和48.48%。78.82%(294/373)的标本源于5岁以下儿童,阳性率为26.87%。结论 2015年镇江市手足口病主要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进一步深入开展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也将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张潇丹杨静吴霄周印张万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实时荧光定量PCR
2015-2017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2015-2017年镇江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操作标准,对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8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5-2017年监测的748份样品中,检出阳性致病菌101株,总体检出率为13.50%。所采样品中检出最多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18.21%)和铜绿假单胞杆菌(阳性率14.52%);主要污染的食品类别为水产品(检出率36.00%)和直饮水(30.00%);企业单位(检出率40.00%)和农贸市场(检出率29.91%)的食品致病菌污染相对较多。2015-2017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29.01%、15.79%、12.24%。结论镇江地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检出率虽逐年下降,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菌污染。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力度,为本市的食品安全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张潇丹徐虹巢秀琴韦镇平曹文婷许金凤杨静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