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永恒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丙酚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麻醉
  • 2篇芬太尼
  • 2篇复合瑞芬太尼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丙酚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托咪酯
  • 1篇异丙酚复合
  • 1篇异丙酚复合瑞...
  • 1篇应激反应
  • 1篇止血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巩永恒
  • 2篇吴安生
  • 1篇陆斌
  • 1篇张序忠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90例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对比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n=30),B组芬太尼+异丙酚组(n=30)和C组异丙酚组(n=30)。结果A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A和B均较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异丙酚,同时联合使用适量瑞芬太尼,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巩永恒吴安生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人工流产麻醉
依达拉奉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4例ASA分级I~II级、单侧下肢手术、手术时间1~1.5h及需用止血带患者随机分为3组,上止血带前注射依达拉奉组(E1组,=14)、上止血带后注射依达拉奉组(E2组,n=15)和对照组(C组,=15)。均采用L2~3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后1h(T1)、松止血带后0.5h(T2)、2 h(T3)、6 h(T4)、24 h(T5)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8、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在T3~T5时点IL-6和IL-8浓度升高(均<0.05),在T2~T5时点TNF-浓度和MDA浓度升高,SOD降低(均<0.05),在T2~T4时点MPO升高(均<0.05),在T4~T5时点cTnI浓度升高(均<0.05)。E1组和E2组在T3~T4时点IL-6和IL-8浓度升高,但与同时点的C组相比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4时点TNF-浓度升高,但与同时点的C组相比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5时点MDA和SOD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4时点MPO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4~T5时点cTnI浓度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下肢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心肌损伤,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及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有关。
陆斌巩永恒张序忠吴安生李军
关键词:心肌损伤止血带依达拉奉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瑞夯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吱质醇(COR)血糖(GLU)及C-反应蛋白(CRP)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COR、GLU及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COR、GLU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IL-6、I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炎性细胞因子平衡。
巩永恒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腹腔镜检查妇科手术应激反应炎性细胞因子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全麻诱导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循环系统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全麻诱导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循环系统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9月来瑞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各20例。分别评估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寒战和气管痉挛的情况。结果入室时(T0)、插管后1 min(T2)和插管后5 min(T3)2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诱导时(T1),与依托咪酯组患者比较,异丙酚组患者的HR、SBP显著降低,DBP显著升高(P〈0.05),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患者在诱导时(T1)HR、SBP较T0时显著下降,DBP显著升高(P〈0.05)。4个时间点2组患者的BIS都没有显著差异,在T1、T2和T32组患者的BIS都显著低于T0(P〈0.05)。2组出现3种并发症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相比,可以更好地控制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2种药物麻醉深度一致,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差异,更适用于宫外孕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中。
巩永恒董晓西
关键词: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依托咪酯异丙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