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胺
  • 1篇单胺氧化酶
  • 1篇单胺氧化酶A
  • 1篇当归
  • 1篇当归挥发油
  • 1篇毒素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 1篇多巴胺受体D...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氧化酶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知信行
  • 1篇失眠
  • 1篇受体
  • 1篇内酯
  • 1篇排毒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中西医...

作者

  • 5篇刘娜
  • 1篇张韧
  • 1篇刁远明
  • 1篇张子丽
  • 1篇孙唯
  • 1篇许曼曼

传媒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州市社区妇女保健专员围产期抑郁筛查“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目的:1.基于“知信行”理论,编制《医务人员围产期抑郁筛查现况调查问卷》,为定量调查我国医务人员围产期抑郁筛查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提供科学的工具。2.使用本研究编制的问卷调查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专员在围产期抑郁筛查...
刘娜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当归挥发油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adix,VOASR)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VOASR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定百分含量排前5位的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VOASR 5个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收集VaD疾病相关靶点。对VOASR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与VaD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二者共同靶点即为VOASR干预VaD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分析判断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的Bioconductor软件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VOASR干预VaD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5个主要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进一步筛选出VOASR治疗VaD的核心靶点。(2)体内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OASR组(105 mg·kg^(-1)),每组6只。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UCCAO)构建VaD小鼠模型;术后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持续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VaD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多巴胺受体D2(DRD2)、单胺氧化酶A(MAO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VOASR中相对百分含量排前5位的核心化学成分分别为(E)-Ligustilide(E-藁本内酯)、Z-Butylidenephthalide(Z-正丁烯基苯酞)、Senkyunolide H(洋川芎内酯H)、Spathulenol(桉油烯醇)、3-Butylphthalide[3-丁基-1(3H)-异苯并呋喃酮],占总含量的97.32%。共筛选得到VOASR中5个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92个,VaD疾病相关靶点1181个,得到共同靶点(交集靶点)31个。分析得到VOASR治疗VaD的关键靶点包括VEGFA、PTGS2、ICAM1、VCAM1、F2、FGF2
范月盈邓翠莉张力升罗晶张韧刘娜刁远明
关键词:当归挥发油血管性痴呆分子对接多巴胺受体D2单胺氧化酶A
健康的秘诀——综合排毒
2016年
中医认为,毒素是人体多余的且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包括热毒、火毒、痰毒、血毒、湿毒、邪毒。或许你觉得毒素离你很遥远,其实它们不露声色地在人体内存在、累积。
张子丽孙唯刘娜许曼曼
关键词:排毒健康毒素
耳穴揿针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临床观察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并对其疗效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脑卒中及其他基础病常规诊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耳穴揿针联合西药的治疗,对照组予以纯西药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IHSS的评分方面,对照组减少程度小于治疗组;1个月之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远期效果仍显著,对照组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效果欠佳。[结论]耳穴揿针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与单纯西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远期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刘娜张子丽
关键词:失眠耳穴揿针PSQINIHSS
浮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1.观察浮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淤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比较浮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与常规西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淤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  方法:  入选的...
刘娜
关键词:浮针疗法康复训练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