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芳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紧密型医联体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社区实践
- 2025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时进行早期筛查与干预能够显著提升DR的防治效果。遵循《社区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指导原则, 在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模式下, 实施了基于人工智能的DR社区筛查项目, 即以内分泌科团队为主导、社区医疗机构为执行主体、眼科团队为辅助支持、糖尿病专案为纽带的管理模式。实施结果显示, 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唐平林锦春刘冰郑芳芳何智光温南英李源阎德文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
-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ERG钾通道相互作用蛋白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筛选心肌细胞内哪些蛋白质与HERG钾通道存在相互作用。方法 (1)通过PCR方法扩增编码心脏herg基因N端的cDNA片段(HERG-NT,aa 1-403)和C端的cDNA片段(HERG-CT,aa 669-1159),分别克隆进入pGBKT7载体,构建pGBKT7-herg-NT和pGBKT7-herg-CT诱饵质粒;(2)将被诱饵质粒转化的AH109分别涂布于SD/-Trp、SD/-Trp/-His、SD/-Trp/-Ade和SD/-Trp/X-α-Gal平板上,以观察诱饵蛋白是否自我激活报告基因;(3)将已被诱饵质粒转化的AH109分别与预转染于Y187的人类心脏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分离阳性克隆中的cDNA,并测序。结果 (1)成功构建诱饵载体pGBKT7-herg-NT和pGBKT7-herg-CT,测序结果表明herg-NT和herg-CT都和"GAL4 DNA-BD-C-Myc"在同一读框,没有PCR引起的突变;(2)"诱饵"蛋白HERG-NT和HERG-CT均未能自我激化报告基因Ade2、Mel1和LacZ,弱激活报告基因His3,应用5mmol/L的3-AT可以有效抑制HERG-NT或HERG-CT所引起的组氨酸表达;(4)经过严格筛选后,发现Caveolin-1、FHL2和PTPN12等15种蛋白与HERG-NT存在相互作用,Myotrophin等8种蛋白与HERG-CT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HERG钾通道蛋白的氨基端或羧基端为诱饵蛋白,筛选HERG钾通道的相互作用蛋白(Caveolin-1、FHL2、PTPN12、Myotrophin等),这些蛋白质可能与HERG存在相互作用。
- 孙一帆郑芳芳余宏马青艳林吉进
- 关键词:HERG钾通道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ERG钾通道相互作用蛋白
- 目的:筛选心肌细胞内哪些蛋白质与HERG钾通道存在相互作用。方法:(1)通过PCR方法扩增编码心脏herg基因N端的cDNA片段(herg-NT,编码第1~403位氨基酸)和C端的cDNA片段(herg-CT,编码第66...
- 孙一帆郑芳芳余宏马青艳林吉进
- 关键词:钾通道酵母双杂交技术相互作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