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小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恶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通路影响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水
  • 1篇亚叶酸
  • 1篇亚叶酸钙
  • 1篇药物
  • 1篇叶酸
  • 1篇一线治疗
  • 1篇引流
  • 1篇预防措施
  • 1篇增殖
  • 1篇增殖能力
  • 1篇贞芪扶正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17...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钟小红
  • 6篇吴晓安
  • 6篇陈建清
  • 3篇洪节约
  • 2篇高春玲
  • 2篇邱国钦
  • 2篇万幼峰
  • 1篇崔殿龙
  • 1篇苏辉彬
  • 1篇欧阳山丹
  • 1篇胡冰
  • 1篇史涛
  • 1篇王新丽
  • 1篇林智才
  • 1篇董书春
  • 1篇邱钧
  • 1篇曹畅
  • 1篇熊博文
  • 1篇康美玲

传媒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乙醇胺乳膏预防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对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需要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28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予以三乙醇胺乳膏涂沫的为用药组,26例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为100%。重度放射性反应(Ⅲ+Ⅳ级)用药组为10.7%(3/28),对照组为46.2%(12/26)。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出现于照射40 Gy以前:用药组32.1%(9/28)、对照组96.1%(25/26),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有效的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推迟损伤出现的时间,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钟小红吴晓安高春玲陈建清董书春熊博文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三乙醇胺乳膏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应用羟考酮控释片起始剂量10mg/12 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日均剂量62.3 mg,镇痛有效率高,中度疼痛有效率100.0%,重度疼痛有效率90.91%。KPS评分:27例(64.29%)升高,12例(28.57%)稳定,3例(7.14%)病情恶化死亡。主要毒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便秘的发生率30.95%,其次为恶心呕吐11.90%,其它均低于5.0%。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晚期癌痛效果满意,毒副反应轻,服用安全可靠。
邱国钦吴晓安陈建清洪节约万幼峰钟小红
关键词:羟考酮控释片癌痛镇痛效果
置管引流联合榄香烯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4年
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属于病变进展或复发的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硬化剂及免疫调节剂治疗胸腔积液均取得较好疗效[1~3].榄香烯和顺铂为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我科从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采用置管引流联合灌注榄香烯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同时随机选取32例做对照,总结如下.
陈建清钟小红吴晓安崔殿龙
关键词:榄香烯顺铂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免疫调节剂
FOLFOX4与ELF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陈建清吴晓安邱钧洪节约钟小红林智才
关键词:亚叶酸钙草酸铂足叶乙甙
奥沙利铂致发热2例
2008年
奥沙利铂是较有效的抗多种肿瘤的新一代化疗药物之一,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应用较普遍。很少见到有关奥沙利铂引起发热的报道,本文2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癌症病人因使用奥沙利铂引起发热,根据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测中心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均为很可能评定。
高春玲钟小红
关键词:奥沙利铂发热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AT1R/ERK/MAPK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能力
2014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Ang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AngⅡ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氯沙坦(AT1R抑制剂)及PD98059(MAPK抑制剂)对AngⅡ介导MCF-7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处理MCF-7细胞后ERK及p-ERK1/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AngⅡ具有明显的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分别在24 h时和10-7 mol/L浓度处理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0.000 1);氯沙坦能显著降低AngⅡ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P=0.02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ngⅡ能激活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MAPK抑制剂PD98059处理能够部分逆转AngⅡ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AngⅡ通过激活AT1R/ERK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能力,使用AT1R抑制剂或MAPK抑制剂均能抑制AngⅡ的作用。因此,靶向AngⅡ/AT1R/MAPK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钟小红吴晓安胡冰
关键词:乳腺癌ERK1/2AT1R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致结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提高对来曲唑所致眼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报道本院1例应用来曲唑引起结膜炎的病例,同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来曲唑引发的眼部疾病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患者应用来曲唑3d后出现结膜炎,停药并经滴眼剂对症治疗后好转。文献检索尚无相关中文文献,英文文献3篇,法语文献1篇。来曲唑可导致黄斑水肿、睑缘炎、泪液分泌障碍、角膜炎和结膜损伤等眼部症状;但也有1例眼球内陷患者使用后眼眶脂肪再生、容积恢复。结论来曲唑引发的眼部不良反应虽然少见,但临床使用时需关注其发生的可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停药一般可以逆转。
曹畅欧阳山丹钟小红康美玲蔡佳伟史涛
关键词:来曲唑结膜炎
卡培他滨治疗耐蒽环类药物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治疗耐蒽环类药物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方法4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乳腺癌,应用卡培他滨治疗共132周期,每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21 d为1周期。结果40例总有效率32.5%(13/40),平均反应持续时间9.2个月。结论已经对蒽环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经卡培他滨治疗仍然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复发的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
陈建清洪节约万幼峰邱国钦钟小红吴晓安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卡培他滨
贞芪扶正胶囊预防化疗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贞芪扶正胶囊预防化疗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贞芪扶正胶囊 6粒口服 3次 /日 ,化疗前 7天开始至结束后 14天。结果 :应用贞芪扶正胶囊后 ,浅表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治疗组发生率 2 5 % ,对照组 6 3 33%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 ,副作用小。结论 :贞芪扶正胶囊是预防化疗性浅表静脉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疗效好 ,副作用少。
陈建清王新丽钟小红苏辉彬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预防措施副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