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BMI-1
  • 1篇整合位点
  • 1篇伤患者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鳞状
  • 1篇食管鳞状细胞...
  • 1篇食管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鼠白血病病毒
  • 1篇肿瘤
  • 1篇颞叶
  • 1篇颞叶钩回疝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脑疝
  • 1篇位点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显微手术

机构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刘鹏
  • 2篇蒋仲敏
  • 2篇孙宁波
  • 1篇耿凤阳
  • 1篇傅强
  • 1篇王运华
  • 1篇李忠民
  • 1篇李学元
  • 1篇王伟
  • 1篇杨凤海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伤性脑疝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天幕缘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并颞叶钩回疝形成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的基础上加行显微镜下天幕缘切开、环池罂粟碱冲洗。结果恢复良好42例(51.0%),中残16例(19.6%),重残6例(8.2%),植物生存7例(8.7%),死亡11例(13.4%)。结论显微手术天幕缘切开、罂粟碱冲洗能够彻底解除脑干受压、防治血管痉挛进而减轻由此引发的脑干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李忠民杨凤海傅强耿凤阳刘鹏李学元王运华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疝脑干损伤患者颞叶钩回疝继发性损伤病残率
BMI-1和 PADI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和B 细胞特异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 及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8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中 PADI4和 BMI-1的表达,并分析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PADI4、BM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和7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7.2%和30.2%(χ2=17.011,P =0.000;χ2=31.876,P =0.000);Western blotting 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PADI4、BMI-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919±0.098∶0.718±0.103,t =2.462,P =0.021;0.975±0.074∶0.717±0.071,t =2.640,P =0.014);实时定量 PCR 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BMI-1、PADI4 mRNA 相对表达量比对应癌旁组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1±0.005∶0.038±0.002,t =1.701,P =0.101;0.114±0.075∶0.048±0.003,t =1.499,P =0.146)。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PADI4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χ2=5.771,P =0.016)、浸润深度(χ2=6.672,P =0.010)、临床分期(χ2=5.771,P =0.016)密切相关;BMI-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7.176,P =0.007)、分化程度(χ2=13.787,P =0.001)、临床分期(χ2=7.176,P =0.007)密切相关。另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 PCR 检测发现 PADI4和 BM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214,P =0.047;r =0.534,P =0.005)。结论 PADI4和 BM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较癌旁组织均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其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及判断预后�
季怀君刘鹏甄天昌苏功章孙宁波蒋仲敏
关键词:B-CELLS
Mel-18和Bm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Mel-18和Bm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2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el-18和Bmi-1mRNA的表达。另选取芯片库中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以上所有8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el-18和Bmi-1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QRT.PCR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el-18mRNA阴性表达率为55.17%(16/29),Bmi.1mRNA阳性表达率为62.07%(18/29)。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el-18蛋白低表达(0.724±0.095比0.899±0.089,t=2.319,P=0.028),Bmi.1蛋白高表达(0.980±0.068比0.729-1-0.066,t=2.863,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el-18的阴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3%(59/89)比31.5%(28/89),X。21.606,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Bmi-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4.2%(66/89)比30.3%(27/89),Х^2=34.249,P〈0.05]。8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Mel-18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Х^2=8.003,P=0.004)、浸润深度(Х^2=17.094,P=0.001)、淋巴结转移(Х^2=5.156,P=0.026)相关,Bmi-1表达与分化程度(Х^2=14.625,P=0.001)、临床分期(Х^2=7.863,P=0.005)、淋巴结转移(Х^2=5.771,P=0.005)相关。另外,通过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el-18和Bmi-1的表达负相关(r=-0.592,P=0.001;r=-0.285,P=0.007)。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Mel-18可能起抑癌作用,而Bmi-1可能起致癌作用,二者可望成为食管�
季怀君任昆仑孙宁波刘鹏王伟蒋仲敏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BMI-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