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煜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合核黄素阻断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人群12年结果分析被引量:4
- 1991年
- 1978~1989年在食管癌高发现场用复合核黄素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进行阻断治疗,约2年吞(拉)网细胞学随诊一次,共6次。本文报告137例效果评价分析。第6年时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好转率分别为47.2%(42/89)及20%(7/35),进展率为19.1%(17/89)和42.9%(15/35),癌变率为1.1%(1/89)及14.3%(5/35),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P<0.025)。治疗组第12年好转率为46.6%(34/73),癌变率为5.5%(4/73)。12年中累计发现癌患者8例,占5.8%。远低于文献回顾调查1~12年的自然癌变率(14.9%,79/530)。
- 沈琼郑虎智蔡祥生陈化民张介卿王东煜项芸岩常云峰罗东升王超常福聚
- 关键词:食管上皮增生
- 食管癌组织中血型抗原的表达被引量:3
- 1992年
- 应用酶联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血型抗原A、B、H、Le^a和Le^b的单克隆抗体,对15例胎儿和正常成人食管及14例早期和51例晚期食管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ABH血型抗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丢失、前体物H抗原积聚及不相容性表达。这些改变在癌变早期就已存在,可以作为食管癌变的一个免疫组织化学的辅助诊断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食管癌组织的病理学分期和分化程度。Lewis抗原的表达改变有利推测癌组织潜在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
- 王超沈琼王东煜
- 关键词:血型抗原食管肿瘤
- 食管细胞学与活检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对在食管癌高发区普查中诊断为重度增生的患者,进行食管拉网细胞学、内镜刷检细胞学与内镜活检组织学的复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在癌前增生阶段的符合率较低。细胞学癌前增生检出率高于组织学。二者对于鳞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提示: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适合于食管癌前病变的研究,并可作为早期食管癌诊断及筛选方法。
- 王东煜沈琼项芸岩王超常福聚任智春阎爱华任秀花
- 关键词:食管细胞学活检肿瘤
- 多排螺旋CT双向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肺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双向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均给予MSCT双向定量检测及肺功能(PFT)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MSCT双向定量检测肺功能指标与PFT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检测后,糖尿病组最大吸气末肺容积(Vin)、最大呼气末肺容积(Vex)、呼吸两相肺气肿容积(EVvin、EVvex)、EIvin(%)、EIvex(%)分别为(3627.64±867.43)mL、(3785.34±835.64)mL、(476.95±326.25)mL、(236.53±86.18)mL、(9.26±4.85)%、(4.11±2.5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151、13.809、21.317、21.623、24.76、26.708,均P<0.05)。且病程≤5年糖尿病患者Vin、Vex、EVvin、EVvex、EIvin(%)、EIvex(%)分别为(3627.64±867.43)mL、(3785.34±835.64)mL、(326.25±56.95)mL、(236.53±86.18)mL、(9.26±4.85)%、(4.11±2.58)%,均显著高于病程>5~10年糖尿病患者(t=122.09、36.01、21.03、12.38、22.17、19.48,均P<0.05)。结论MSCT双向定量检测肺功能与PFT检测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对糖尿病肺损伤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有良好临床价值。
- 赵余祥陈金春王东煜叶宏达郑陈月郑乐群
- 关键词:糖尿病肺损伤呼吸功能试验
- 尿毒症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变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肺的胸部影像学改变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的相关性。方法将256例尿毒症患者根据胸部CT检查及/或X线摄片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尿毒症肺84例(尿毒症肺组)和非尿毒症肺172例(非尿毒症肺组)。观察两组胸部CT及/或X线检查、Scr和BUN的水平。结果尿毒症肺组有5种影像学表现,包括肺泡水肿(67.86%)、肺间质水肿(16.67%)、肺淤血征(8.33%)、胸腔积液(4.76%)和肺间质纤维化(2.38%);尿毒症肺组的Scr 和BUN含量[(1145.6±236.4)μmol/L,(38.9±6.1)mmol/L]均显著高于非尿毒症肺组[(905.3±138.9)μmol/L,(23.8±5.6)mmol/L](t=8.128、4.782,均P<0.05)。结论尿毒症肺影像学表现以肺水肿为主,且影像学病理性改变程度与Scr和BUN水平密切相关。
- 夏盛伟王东煜李映
- 关键词:尿毒症X线计算机X线胶片肾功能试验
- 复合核黄素阻断治疗食管癌前增生研究报告被引量:12
- 1994年
- 营养素干预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可行途径.首先需寻找有效且可以推广的药物和有效的随诊筛选方法.1978年春,我们对鹤壁市郊农村居民中拉网细胞学检查发现的150名重增患者用复合核黄素治疗,两年细胞学随诊复查一次.1989年底最后一次复查,将各次复查结果总结分析.此实验缺点是未设对照组.1988年8月在同一地点用同样药物重复实验,采取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方法,对1006名食管上皮轻度增生和重度增生患者进行观察.15个月后进行了第1次细胞学随诊复查.本文报告这个实验服药3年后第2次细胞学复查的结果.
- 沈琼王东煜项芸岩任秀花阎爱华任知春郑虎智蔡祥生张介卿常云峰罗东升陈化民
-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
- 食管鳞状上皮各级涂片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1年
-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22例在河南林县取材的食管拉网涂片中,经光镜定性、定位的正常、轻度增生、重度增生Ⅰ级、重度增生Ⅱ级、近癌和癌变鳞状上皮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从正常到近癌阶段细胞间嵴由清晰渐至消失,微嵴渐增多致密,由正常的条纹状平行排列逐渐变为不规则的螺纹、漩涡和线团状排列。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明显增厚、微嵴及间嵴消失,与正常和增生细胞明显不同。文内还讨论了各级细胞表面结构与分化和代谢变化的关系。
- 项芸岩王东煜沈琼
- 关键词:食管肿瘤细胞学扫描电镜
- 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检测被引量:1
- 1992年
- 应用分子生物学核酸杂交技术,以人乳头瘤病毒HPV6及HPV11型混合探针对食管ECA109鳞癌细胞株进行DNA斑点杂交。检测结果为阳性。为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 项芸岩常福聚王东煜沈琼阎爱华任秀花任知春
- 关键词:分子杂交人乳头瘤病毒食管肿瘤
- 温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目前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报道甚多,但多数报道只是临床疗效的总结,而对针灸治疗该病的机制探讨尚少,缺乏治疗结果的可重复性和说服力。本研究通过探讨温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为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机制提供思路。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温针灸治疗,1次/d,5次1个疗程,每治疗完一个疗程休息2 d;对照组50例予西药多潘立酮10mg治疗,饭前30 min口服,3次/d,2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的变化、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小钡条在胃内残留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2、13.23、16.27、15.81,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改善胃动力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为探讨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机制提供了思路。
- 葛佳伊姜跃炜王东煜郑士立刘鹏程林上助
- 关键词:温针灸糖尿病胃轻瘫胃肠激素
- 食管癌前增生营养阻断研究初步报告被引量:14
- 1991年
- 1988年8月起在食管癌高发区鹤壁市郊居民中,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对照,对1006名食管轻,重度增生患者进行复合核黄素营养干预研究。在服药15个月后进行了第1次食管细胞学复查。初步结果显示,轻增患者疗效不明显;实验组重度增生好转率略高于对照组,进展率略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重增癌变率较对照组减少77.2%(P<0.05)。说明复合核黄素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癌变的抑制作用明显。对重度增生的治疗(逆转)作用也是存在的。
- 沈琼王东煜项芸岩王超任知春阎爱华任秀花常福聚张锦霞叶颖江周英发黄梅郑虎智蔡祥生陈化民张介卿常云峰罗东升
-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核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