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闽丽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烟酒嗜好
  • 1篇乙肝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 1篇妊娠
  • 1篇呕吐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搔痒
  • 1篇晚期
  • 1篇晚期妊娠
  • 1篇围产
  • 1篇围产儿
  • 1篇围产儿发病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机构

  • 3篇福州市传染病...

作者

  • 3篇柳美华
  • 3篇林闽丽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5例临床与预后
1999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晚期合井症,临床以皮肤搔痒和黄疸为特征,对孕妇预后良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现将我院80年代以来所诊治的35例IC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5例ICP患者,年龄24~32岁,均为晚期妊娠,35例中初产妇为30例(85.74%),经产妇5例(14.29%)。35例中预产期在5月份以内的25例(71.43%),全部病例均无病毒性肝炎及家族妊娠黄疸搔痒史,无口服避孕药及服用其他药物史。1.1 症状与体征 35例均有皮肤搔痒(100%)。
柳美华林闽丽
关键词:胆汁淤积症晚期妊娠皮肤搔痒肝内口服避孕药围产儿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238例临床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病因的多因素关系。方法:本组238例PHC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并结合B超、CT、MRI或手术确诊,238例中男213例,女25例,年龄30~83岁,平均49.8岁,其中40~60岁者172例(72.27%),入院后全面检查肝功能TBil、ALT、AST),AKP与γ-GT活性夏AFP定量。结果:238例中202例(84.87%)HBV M阳性。既往有肝炎病史者192例(80.67%),其中180例(75.63%)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病原未明者12例。238例中140例(58.82%)最初诊为病毒性肝炎至被诊为PHC的平均时间13.2年;有15例原诊为肝炎肝硬化平均4.12年后被诊为PHC;有10例在18~1年前被检查发现为HBsAg携带者,平均11.7年后被诊为PHC。238例中有8例患者有肝癌家族史。个人大量嗜烟酒史36例,其中12例伴有HBV M阳性。238例的肝功能检查无特异表现,AKP、γ-GT活力大部分增高,AFP定量明显升高仅87例(36.55%)。结论:PHC主要病因为HBV感染(84.87%),说明HBV与PHC有一个密切的,特定的因果关系。而发病也与性别、年龄、有无肝病史及烟酒嗜好等有关。认为对于“40岁以上有肝病病史4年以上或HBsAg(+)、尤其是男性者”应列为高危人群,要求每3~6个月进行一次有关肝癌的全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切除的小肿癌,减少病死率。
柳美华林闽丽
关键词:HBV感染肝细胞癌烟酒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被引量:1
1999年
我们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自拟灵芝胶囊,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肝9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慢乙肝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7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4~74岁,平均32.4岁,乏力82例,纳差75例,恶心呕吐65例,右上腹不适感60例。B超示肝大6例,脾大2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72~1024U/L,谷草转氨酶(AST)65~1342U/L,HBsAg、HBeAg、HBcAb均阳性(三大阳)者75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小三阳)者10例,HBsAg、HBcAb阳性5例。对照组80例中,男64例,女16例,年龄12~76岁,平均31.5岁,乏力70例,纳差72例,恶心呕吐65例,右上腹不适68例,B超示肝火10例、脾大25例,
柳美华林闽丽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灵芝胶囊恶心呕吐慢乙肝HBEAG慢性乙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