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对相应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5例护理差错。结果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包括核对不到位、医嘱记录缺乏规范性、电灼伤、体位不当摆放、丢失送检标本、在操作中出现失误等。结论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在每个环节展开认真核对,促使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不断降低。
- 李伟伟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
- 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 2014年
- 目的对无菌手术术中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无菌手术操作中出现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无菌手术操作中感染与性别、抗菌药物使用及麻醉方式无相关性,与手术时间、年龄、糖尿病史等有直接关系。结论手术时间、年龄、糖尿病史是导致无菌手术中感染的重要原因,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无关,因此在手术操作中不提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患者可在围术期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 李伟伟
- 关键词:无菌手术术中感染
- 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开展前1~2d展开术前访视,对比两组患者心率与血压、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访视前,入手术室前对照组患者心率与收缩压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展开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大幅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李伟伟
- 关键词:术前访视手术室整体护理护理满意度
-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浅度麻醉,观察组接受深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8h、1d、3d的认知功能,以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另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心率、呼吸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8h、1d、3d的认知功能得分为(1.4±0.3)分、(4.1±0.3)分、(4.2±0.4)分,对照组患者术后8h、1d、3d的认知功能得分分别为(1.1±0.2)分、(3.4±0.2)分、(3.5±0.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15、5.256、6.14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4.1±0.7)h、心率(62.5±3.4)次/min、呼吸(16.6±1.5)次/min,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3.6±0.5)h、心率(73.1±3.5)次/min、呼吸(18.3±1.4)次/min,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081、18.093、12.0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麻醉模式下,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相对浅度麻醉更理想,但体征波动较大,且麻醉苏醒时间较长。
- 李伟伟付晓利
- 关键词:麻醉深度老年患者
- 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应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应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麻醉方式将5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资料。结果观察组切皮后5 min、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曲库铵、芬太尼等麻醉药品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的稳定,且可减少麻醉药品用量。
- 杨光辉樊青李伟伟董丽娟
- 关键词:全麻诱导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呼吸抑制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呼吸抑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呼吸抑制和缩宫痛发生率、两种药物对患者呼吸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镇痛后1、2、4、8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10、20 min,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低于镇痛前,且观察组RR和SpO2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30 min,两组的RR和SpO2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和缩宫痛发生率[0.0%(0/40)、22.5%(9/40)]低于对照组[20.0%(8/40)、42.5%(17/40)],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且丙泊酚联合地佐辛能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为安全。
- 李伟伟楚冬冬
- 关键词:丙泊酚地佐辛宫腔镜手术镇痛
- 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管理对患者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管理对患者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麻醉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管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96%,低于对照组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麻醉恢复室控制管理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李伟伟付晓利
- 关键词: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