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伟 作品数:93 被引量:2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应用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马永会 沈上杭 王占祥 谭国伟 刘希尧 姜月明 朱宏伟 叶永造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预后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脑胶质瘤生长部位;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和术后治疗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显微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并随访,对手术效果及预后综合分析。显... 刘希尧 王占祥 叶永造 沈上杭 谭国伟 朱宏伟 薛伟明 郭剑峰 陈四方关键词:显微手术 胶质瘤 预后 文献传递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面听神经保护技巧 谭国伟 陈四方 陈曦 郭剑峰 肖德勇 弓凯 刘希尧 朱宏伟 叶永造 王占祥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 王占祥 谭国伟 郭剑峰 方耀春 薛伟明 朱宏伟 沈上杭 陈四方 微创神经外科是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美等发达国家,2000年后逐步引入中国,仅局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得以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05年以来,第一医院先后引进了国际...关键词:关键词:微创治疗 神经电生理 外伤性脑硬膜下积液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分型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6例采用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可根据积液量及临床症状、分型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及时合理治疗效果良好。 方耀春 王占祥 朱宏伟 姜月明 薛伟明 叶永造 谭国伟 郭剑峰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总共行择期手术337台,其中脑肿瘤173例,脑积水54例,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是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35例,脊髓疾病26例,颅骨修补49例。共发生院内感染37例,30人次... 朱宏伟 王占祥 谭国伟 马永会 郭剑峰关键词:颅内感染 切口感染 神经外科 择期手术病人 文献传递 介绍一种新的脑深部电刺激术头皮切口方法 刘希尧 王占祥 朱宏伟 叶永造 沈上杭 弓凯miR-193b通过负向调控MCT7基因的表达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2017年 为探讨miR-193b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HiPerFect转染试剂瞬时转染miR-193b模拟物(mimics)上调U251细胞中miR-193b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转染效率,然后进行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93b对U25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93b可抑制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提示单羧酸转运蛋白7(MCT7)基因可能是miR-193b的潜在靶基因.进而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从转录水平上证明MCT7为miR-193b调控的靶基因;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进一步证明MCT7基因的表达受miR-193b的负调控.由此可见,miR-193b很可能通过负向调控MCT7基因的表达来抑制U2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谭国伟 高鑫 李张昱 郭剑峰 陈四方 朱宏伟 王占祥关键词:胶质瘤 迁移 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患者,经术前MRI薄层扫描(1mm/层)或CT薄层扫描(1mm/层)检查,将影像数据输入Stryker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头皮、病灶、重要功能区及标志点),靶点设定,手术切口入路设计,精确定位微小病灶位置,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应用神经导航对颅内病变、重要结构定位准确,定位误差均在3mm以内。32例手术导航下寻找病变成功率达100%,病变全切除率达90%,同时未发生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能提供精确的术前手术入路设计和术中实时导向,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谭国伟 王占祥 郭剑峰 陈四方 沈上杭 方耀春 姜月明 薛伟明 叶永造 朱宏伟 刘希尧 马永会关键词:神经导航 颅内病变 微创手术 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锁孔内镜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镜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 86.5%±9.1%,t=3.007,P=0.004),锁孔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 min±15 min vs 232 min±16 min,t=-23.041,P=0.000),锁孔内镜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 50.0%,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镜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朱宏伟 刘希尧 谭国伟 马永会 王占祥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