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妮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并发症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皮肤损伤
  • 1篇强化护理
  • 1篇转运
  • 1篇综合护理
  • 1篇围生期
  • 1篇围生期护理
  • 1篇母乳
  • 1篇母乳喂养
  • 1篇后抑郁症
  • 1篇护理服务
  • 1篇护理干预
  • 1篇黄金
  • 1篇家庭化
  • 1篇家庭化产房
  • 1篇分娩

机构

  • 5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5篇梁妮
  • 3篇郑杏珊
  • 3篇叶永青
  • 2篇罗婵
  • 1篇郑丽千
  • 1篇欧阳知明
  • 1篇谭玉玲
  • 1篇杨冰岩
  • 1篇骆翠媚
  • 1篇胡文娟
  • 1篇杨春晖
  • 1篇姚苗苗
  • 1篇廖翠萍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护理弱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在纯母乳喂养行为促成黄金期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弱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在纯母乳喂养行为促成黄金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针对性强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7—10月)和实施后(2016年10~12月)于该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产妇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母乳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护理弱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和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纯母乳喂养行为促成黄金期内采用基于护理薄弱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对产妇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
郑杏珊叶永青廖翠萍黄瑞珍梁妮郑丽千骆翠媚
关键词:护理母乳喂养
家庭产房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运用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50例在某院家庭化产房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50例初产妇采用传统的分娩服务模式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于分娩前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产后6周末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较为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的应用,能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显著降低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母婴生存质量。
郑杏珊欧阳知明胡文娟梁妮叶永青
关键词:初产妇家庭化产房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
围生期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评价围生期综合护理对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方法选取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包括产前教育、熟悉流程、个体咨询指导、心理护理等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娩方式、心理状况、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92.3分,对照组为87.5分;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2%,对照组为36%;干预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1%;干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对照组为18%;干预组产妇分娩前焦虑自评得分为(45.4±8.6)分,对照组为(44.9±8.5)分;而分娩前抑郁自评得分分别为(48.3±8.3)分及(47.4±8.2)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剖宫产率、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产后焦虑自评分及抑郁自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围生期综合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缓解产妇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叶永青梁妮郑杏珊姚苗苗谭玉玲杨春晖杨冰岩
关键词:围生期护理综合护理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科转运的981例高危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管理;2015年1~12月转运的1067例高危儿设为试验组,实施安全转运程序管理。观察两组患儿转运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效果、患儿家属对转运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显著降低了转运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高危儿的转运质量,对最终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罗婵周凯泳梁妮
关键词:安全转运程序管理高危儿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预防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科成立RCA小组,运用RCA法剖析导致新生儿皮肤损伤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RCA后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RC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发生,提升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为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保障。
周凯泳罗婵梁妮
关键词:新生儿皮肤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