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欣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分析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岩体
  • 1篇直接剪切
  • 1篇山地建筑
  • 1篇施工期环境
  • 1篇塑性分析
  • 1篇隧道
  • 1篇通风
  • 1篇土-结构相互...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温度场
  • 1篇温度分布
  • 1篇力特性
  • 1篇力学特性
  • 1篇裂隙
  • 1篇裂隙岩体
  • 1篇静力
  • 1篇静力弹塑性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中铁十四局集...
  • 1篇中车建设工程...

作者

  • 4篇陈欣
  • 2篇徐刚
  • 2篇孙加华
  • 1篇刘新荣
  • 1篇李英民
  • 1篇谭潜
  • 1篇许彬

传媒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隧道建设(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环境温度分布实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为开展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独头通风流场分布及参数优化后环境降温效果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明确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和风速特征,并对海底盾构隧道主要热源进行统计,建立长大海底盾构隧道施工期的温度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盾构掘进长度、通风量和入口风温等因素对隧道环境温度场和通风死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主机和1号台架下层和中层设备为主要的散热源,设备后方的大范围通风死区处有局部异常高温;2)从盾构主机至始发井,隧道内回风风速先骤减再略微增加后基本保持稳定,通风量损失主要在盾构刀盘后配套作业区;3)隧道沿程环境温度呈骤降—缓降—缓升的变化规律;4)在盾构掘进长度小于6 km时,盾构主机处温度呈快速线性增大随后增速放缓的变化特征;5)通风死区范围随着盾构掘进长度和通风量的增加分别呈指数上升和指数衰减的趋势,加大通风量能有效消除隧道内通风死区。
刘四进刘颂玉韩磊王军徐梁陈欣
MPA法和Pushover法在掉层框架结构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法(MPA)和传统的Pushove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孙加华李英民徐刚陈欣谭潜
关键词:安全工程山地建筑静力弹塑性分析
含Z型相交裂隙岩体剪切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水刀切割加工灰岩原样,开展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的室内直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分析了预制裂隙倾角和法向应力对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强度、变形及裂纹扩展的影响,并阐明了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破坏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可分为预制裂隙(孔隙)压实阶段(初期下凹)、准线性变形阶段(中期线性波动)、峰前不稳定断裂发展阶段(后期上凸)及峰后强度残余阶段(陡降)4个变形破坏阶段;②相同裂隙倾角下裂隙岩体的峰值剪应力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近线性),且相同法向压力下裂隙岩体的峰值剪应力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减小(趋势渐缓);③裂隙宏观损伤裂纹演化过程可分为初始压密弹性阶段、裂纹扩展增长阶段及贯通断裂破坏阶段,且其破坏模式包括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及拉剪混合破坏(拉伸-剪切贯通和剪切-拉伸-剪切贯通)。
刘新荣刘馨琳许彬许彬曾夕陈欣
关键词:直接剪切力学特性破坏模式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隔震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以多层带地下室的基础隔震平面框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来模拟无限域介质对计算区域的影响,利用等效荷载波动输入方法来实现地震波作用下人工边界上的波动输入,通过对不同场地类别下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考虑SSI时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会减小结构的自振频率,增大结构的动力响应,场地土较软时尤其显著;考虑SSI效应能减小隔震层相对于基底的位移量;软弱地基会降低隔震效果。
徐刚陈欣孙加华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隔震体系动力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