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瑶

作品数:1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工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政治
  • 3篇思想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毕业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观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底座
  • 1篇新型高校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问题
  • 1篇学生就业
  • 1篇学生思想政治...

机构

  • 7篇兰州工业学院

作者

  • 7篇张瑶
  • 1篇张鑫
  • 1篇白丽丽
  • 1篇李晶

传媒

  • 1篇科技风
  • 1篇时代人物
  • 1篇今日财富(中...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车辆的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的安全气囊,包括充气气囊和充气管,还包括气囊包装检验装置,所述充气气囊包括边界和充气区域,所述边界限定充气区域,所述充气气囊的一侧设置有折叠角、折叠线和气囊包装检验装置;所述气囊包装检验装置包括透明孔...
薛旭伟赵俊杰张瑶
文献传递
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对称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活动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磁性书写板,且所述磁性书写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主体,所述磁性书写板上设有磁铁...
张瑶
一种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展示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两侧对称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主体上设有展示板,且所述展示板设于螺纹槽之...
张瑶
文献传递
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
2017年
作为社会本位法之一的经济法,其与众不同的价值及功能在市场经济运行方面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认可,但是其经济法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如责任概念不明确、责任体系不完善以及责任缺失等问题。经济法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和科学合理的构建,对经济法部门的发展和经济法学科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市场经济中协调其主体政府与企业等关系中具有特定的价值与影响,可以对独立的对象进行调整,发挥其独特的责任追究制度。与民法、行政法等法律责任制度相比,在责任的主体、形式、原则与功能以及法律的地位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
张鑫张瑶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市场经济经济法律责任权力主体
浅析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2020年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不断提高,返乡大学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笔者通过研究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政策,围绕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战略,探讨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必要性和对他们就业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就业观和就业选择。
丁洋张瑶邹强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延绵悠长的历史见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瑶白丽丽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毕业面临择业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调节策略
2025年
大学阶段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承载着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与职业技能的初步构建 ,更面临着从校园过渡至社会的身份重塑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挑战。在多重压力交织下,大学生群体毕业时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隐患:持续性的学业竞争导致认知负荷超载 ,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对未来发展的迷茫感,社交环境变化引发的适应性障碍, 这些因素使得近六成学生呈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状态,部分甚至发展为重度心理疾病 。为此,需构建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教育层面应优化课程结构,将心理韧性培养纳入通识教育,通过设立阶梯式心理疏导课程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家庭层面需转变单向度期待模式,建立包容性沟通机制,通过情感支持帮助子女缓解阶段性压力;个体层面则要主动掌握认知重构技巧,通过时间管理、兴趣培养等方式实现压力转化,形成积极的心理代偿 机制。唯有教育制度、家庭环境与个人行为的协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承受”到“主动调适”的心理健康范式转变 。
李晶张瑶孟婷婷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问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