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钊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后定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诺如病毒可通过食源传播、水源性传播及人与人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1]。其感染感染引发的呕吐、腹泻暴发易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场合,如幼儿园、学校、养老院[2]。自2011年至2014年无锡市发生5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由于疫情以"疑似食物中毒"形式报告,所以每次由食品安全部门组织流调,在流调过程中,由于目的不同易出现片面性,加之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的工作经验不足。
- 艾永才孙钊
- 关键词:诺如病毒水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桶装纯净水
- 2015-2017年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提出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建议。方法通过医院肠道门诊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病例信息收集,对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的病例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人群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征。结果 2015-2017年无锡市收集5 987例病例信息,其中采集粪便样本3 929份,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05例,阳性率5.22%。各年龄组中,15~24岁年龄组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14.99%);可疑食物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中构成比最高,达12.19%;第三季度(7-9月)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总体检出率达9.02%。结论初步了解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应继续加强监测科学性,开展疾病负担研究;应针对青少年人群特别加强预防宣传;应市售水产动物及制品开展专项风险监测。
- 高敏国朱迅诸芸刘萍孙钊任梁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 2014-2016年无锡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结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4-2016年无锡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食品监督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在全市各监测点采集24大类食品,开展元素、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监测。结果 2014—2016年共监测24大类样品1 129件,检出超标样品61件,总超标率为5.40%。超标率居前3的食品类别是肉与肉制品10.97%(17/155),街头流动餐10.53%(2/19),蔬菜及其制品9.88%(16/162)。不同采样地点中,街头摊点超标率最高(10.53%);散装样品的超标率(6.48%)高于定型包装样品(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锡市部分市售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主动监测有利于掌握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为实现高危食品的预报和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孙钊刘萍高敏国
-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