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教育
  • 2篇学习资源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网络
  • 2篇理路
  • 2篇逻辑
  • 2篇模型构建
  • 2篇教育数据
  • 2篇教育应用
  • 2篇画像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汉画
  • 2篇汉画像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力系统配电...
  • 1篇电网

机构

  • 25篇江苏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25篇李新
  • 15篇杨现民
  • 4篇李艳燕
  • 1篇刘雅馨

传媒

  • 3篇电化教育研究
  • 3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现代远距离教...
  • 2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数字教育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世界教育信息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篇汽车世界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语文学刊
  • 1篇甘肃开放大学...

年份

  • 4篇2025
  • 1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画像中熊图像研究
汉画像艺术是汉代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作为“石质历史书”的汉画像石(砖)艺术,生动形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地展现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环。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土大量的熊...
李新
关键词:汉画像
文献传递
学习情感计算研究——基于国际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被引量:2
2024年
情感计算为感知与理解学习者情感、增强情感交互、促进人机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围绕学习情感计算的研究迅速增加,但缺乏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应用场景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际上发表的该主题研究进行内容分析,旨在为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分析发现,学习情感计算研究以离散型情感理论为主,基本情感理论是研究焦点;情感测量的数据来源丰富,多模态情感识别成为研究趋势;情感测量方法以机器学习技术为主,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多的两种算法;学习情感计算的应用场景单一,以在线学习场景为主。今后我国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需要重视情感理论的情景化、数据的多源化、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场景的丰富化,拓展学习情感计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徐亚萍李艳燕李新郑雅倩唐夕人
关键词:情感计算
三元政策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内在逻辑、关键机制与实施路径
2025年
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是教育生态重塑与系统革新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从多重政策视角探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是深化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重要路径。新近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双减”政策以及教育数字化战略构成的“三元政策”的叠加效应成为驱动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三元政策的驱动影响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理念、技术、方法与目标指向,构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逻辑。认识与把握这种逻辑,需要设计并构建数据赋能的教学运行机制、育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开放包容的教学创新机制等三项关键机制,从而保障课堂教学转型的顺利推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关键机制,则需要从实施路径入手,系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变革。具体而言,各地可从构建政策协同发力运行闭环、推进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打造课堂教学转型典范样态、建立智能化质量评估体系、创设区校联动数字教研新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
杨现民李王伟李新姚凤君
关键词:内在逻辑教育政策
如何评价教育数据应用绩效?——基于3E理论的分析
2024年
教育数据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引擎,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区正大力推展教育数据应用项目,充分发挥教育数据在教育治理、教育教学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潜能。然而,目前关于教育数据应用的实践效果缺乏系统评估,导致教育从业者难以准确了解教育数据应用的实际效果、资源配置等实践情况。因此急需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本研究立足教育数据应用绩效的内涵和评价意义,以3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价框架,随后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数据应用投入和教育数据应用产出2个一级指标,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等5个二级指标,以及涉及具体应用情况与评估现状的13个三级指标。最后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从落实评价工作开展、规范评价方法程序、以横向与纵向比较为抓手,以及建立评价结果反馈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价的实施建议,以期促进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价的落地,实现教育数据应用的科学化、高效化。
杨现民赵路瑶李新魏顺平
关键词:绩效评价
推进多模态大模型的教育深度应用:价值赋能、场景构建与实施建议
2025年
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组织与运行模式,成为驱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演变的重要力量。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多模态内容理解、多模态资源生成、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技术特征,其教育应用价值体现在助力多模态学习分析、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方式以及赋能智适应学习三个方面,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教学辅助、学习辅导、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以及教育研究。为进一步推进多模态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研究提出五条实施建议:明确应用需求,拓展多模态大模型教育应用场景;注重素养提升,强化教育利益共同体多模态大模型应用能力;坚持三项原则,提升多模态大模型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效度;选好技术产品,建立多模态大模型教育服务支持体系;关注应用绩效,持续开展多模态大模型教育影响研究。
杨现民卜浩德李新
关键词:教育应用
探寻“刻石象物”的汉画像世界——读《汉画像艺术概论》
2017年
近几年研究汉学,弘扬汉文化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课题。汉画像真实性确定无疑,其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丰富、典型的形象,记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汉画像艺术概论》对于普及汉画像,宣扬汉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汉画像的基础知识等全面介绍,更对其图式、配置等内容作了深刻分析,让我们从汉代的造物美学中启发汉画像的意象世界,体味汉代的日神和酒神精神。
李新
关键词:汉画像意象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场景细化及落地实践——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被引量:2
2025年
作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场景落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50个典型实践案例,从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评价、科学研究、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七个维度分析案例文本,总结归纳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六大场景、15项业务及130多处融合点,凝练场景落地存在的能力、观念、条件、机制与风险五大现实障碍,据此提出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多元供给、激发动力、强化协同和规避风险等推进策略,以期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杨现民曾佳尧李新
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的研究进展、难题透视与趋势分析
2024年
在大规模开放协同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生产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演变过程。在生成和分享过程中,资源逐步建立关联,实现规模扩大和网络结构的完善,最终形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从构建技术来看,通常包括数据准备、模态融合、可视化表达、网络分析四个步骤,涉及数据挖掘、复杂网络分析、多模态信息处理三项关键技术。从拓扑结构上看,通常符合幂律分布特性,表现出无标度、小世界的特点,新加入的节点往往倾向于与有影响力的节点连接。从演化模型上看,已有模型大多利用经典无标度网络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来研究演化机理,揭示演化规律。然而,受资源群体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影响,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研究在多模态学习资源语义识别与融合、资源间隐性关联关系提取以及资源关联网络演化规律识别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多模异构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构建、资源关联网络演化规律及特征识别、资源关联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资源关联网络促进教学的内在机理阐释将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研究的主要趋势。
杨现民张惠影李新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关联网络
用户视角下的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安全感知与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教育数据要素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正通过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然而,目前教育数据要素市场在数据确权、市场监督以及市场交易等制度层面存在不足,阻碍教育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用户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参与者,其对教育数据要素交易的安全感知与建议是推进数据要素交易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面向四类不同用户群体开展了定向调查,发现用户总体对教育数据要素交易持积极态度,且具有较为全面的安全感知,不同用户群体则在教育数据要素基本态度、安全感知与安全建议上存在差异。为加快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可以从加强教育数据要素市场保障,提高高等院校用户市场参与意愿,构建教育数据要素安全体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安全需求,塑造多元教育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推动交易机制向需求侧转型等方面改善。
杨现民周丽华李新
关键词:用户视角
心理生理学数据的教育应用:科学释义、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向
2024年
心理生理学数据逐渐成为多模态学习分析中重要的数据来源,为理解教育中错综复杂的认知情感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心理生理学数据是人体受到情感刺激或认知加工时机体感知与应对情况的生理表征,能够解释行为、认知、情感等要素与大脑活动、循环系统以及激素释放的相互作用机理,可以被划分为神经系统数据、心血管系统数据、皮肤系统数据、感官系统数据四种类型。目前教育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心理生理学数据包括心率数据、皮肤电数据、脑电数据、fNIRS数据以及眼动数据,并在应用情境、研究对象、任务主题、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等方面体现了心理生理学数据在教育研究中的实践探索与应用价值,但同时面临着数据采集准确性低、数据处理影响因素多、数据解释关系复杂以及数据伦理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随着智能感知技术与智能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心理生理学数据的教育研究将呈现采集设备专业化、实验研究情境化、多源数据融合化、实验设计精细化以及数据保护标准化等发展趋势,推动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
李新郑奕珂杨现民
关键词:教育应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