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淑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敷料
  • 2篇生肌
  • 2篇托毒
  • 2篇慢性
  • 2篇溃疡
  • 2篇护理
  • 2篇创面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新型敷料
  • 1篇压疮
  • 1篇压疮患者
  • 1篇银离子
  • 1篇愈合
  • 1篇预防性
  • 1篇预防性护理
  • 1篇藻酸钙敷料
  • 1篇藻酸盐

机构

  • 6篇濮阳市人民医...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6篇王瑞淑
  • 3篇左庆选
  • 3篇李新丽
  • 1篇齐永奇

传媒

  • 2篇感染、炎症、...
  • 2篇河南医学高等...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湿性敷料联合内服托毒生肌散治疗慢性复杂创面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新型湿性敷料联合内服托毒生肌散治疗慢性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创面治疗中心治疗的慢性复杂创面患者18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93例和西医组92例。西医组单独使用新型敷料按时换药,中西医结合组在使用新型敷料换药的同时给予托毒生肌散加减内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西医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出现上皮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比西医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GF-β1水平明显升高,IL-1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湿性敷料联合内服托毒生肌散治疗慢性复杂创面,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调控伤口愈合的相关生长因子。
王瑞淑左庆选李新丽齐永奇
关键词:新型敷料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不同类型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不同类型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病例321例,术后切口使用普通无菌医用敷料的患者160例(对照组),其中Ⅰ类切口(清洁伤口)35例,Ⅱ类切口(相对清洁伤口)75例,Ⅲ类切口(清洁-污染伤口)50例。术后切口部位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的患者161例(观察组),其中Ⅰ类切口32例,Ⅱ类切口76例,Ⅲ类切口53例。比较两组各类切口感染情况和切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换药时疼痛情况。结果:Ⅰ类切口两组感染率均为0,组间无差异(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Ⅰ类、Ⅱ类、Ⅲ类切口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Ⅰ类切口两组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效果显著,特别是在Ⅱ类、Ⅲ类切口中使用,不仅减轻疼痛,还能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王瑞淑
关键词:手术切口腹部手术
托毒生肌凝胶对大鼠溃疡创面治疗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托毒生肌凝胶对大鼠溃疡创面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取56只SD大鼠建立全层皮肤开放性缺损创面,随机取42只建立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n=14):模型对照组(使用空白凝胶)、贝复新组(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托毒生肌方组(使用托毒生肌凝胶)。剩余14只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创面恢复情况。计算模型大鼠治疗第7天、15天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模型大鼠治疗第7天、15天创面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托毒生肌组3d、7d、15d愈合率[(41.37±16.71)%、(57.68±7.29)%、(87.29±5.74)%]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1.25±19.12)%、(42.21±7.24)%、(52.18±6.28)%]。托毒生肌组创面愈合时间(16.35±2.75)d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25.22±5.37)d及贝复新组(20.72±4.25)d,(P<0.05);托毒生肌组第7天、第15天新生毛细血管[(9.47±1.50)个、(4.12±1.29)个]及成纤维细胞数目[(63.31±5.28)个、(27.98±6.03)个]与模型对照组[(7.18±1.90)个、(6.41±1.16)个、(51.77±6.01)个、(39.76±7.61)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毒生肌组第7天、第15天Ang-1[(1.580±0.131)、(1.002±0.136)]、VEGF[(1.694±0.195)、(1.144±0.122)]、HIF-1αmRNA[((1.548±0.175)、(1.002±0.103)]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第7天(1.291±0.115)、(1.417±0.209)、(1.252±0.149),第15天(1.242±0.164)、(1.326±0.133)、(1.204±0.153)]比较(P<0.05)。结论:托毒生肌凝胶用于溃疡创面模型大鼠的治疗,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ng1/VEGF/HIF-1α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王瑞淑左庆选李新丽彭金霞
关键词:溃疡动物实验
壳聚糖复合藻酸钙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慢性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复合藻酸钙敷料在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创面愈合中心收治的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创面清创基础上,对照组用单纯藻酸钙敷料换药治疗,复合组用壳聚糖复合藻酸钙敷料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复合组创面感染控制时间、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创面渗液干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15天时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均明显低于第7天(P<0.05);治疗第7天复合组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5天复合组时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复合藻酸钙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感染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瑞淑左庆选李新丽彭金霞
关键词:壳聚糖藻酸钙敷料糖尿病足慢性溃疡
湿性愈合理论在52例压疮患者临床护理实践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理论用于压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压疮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3.9%、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30.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11.3±2.2)次、压疮愈合时间(21.5±2.6)d、视觉模拟(VAS)评分(2.6±0.6)均优于对照组(25.1±4.2)次、(31.2±4.6)d、(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理论用于压疮护理,可明显减少换药次数,加快压疮愈合,提高痊愈率。
王瑞淑
关键词:压疮湿性愈合理论护理
预防性护理对67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留置导尿管患者134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导尿管留置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为4.5%低于对照组16.4%,护理满意率98.5%高于对照组86.6%,导尿管留置时间(11.3±3.9)d短于对照组(16.7±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率,减少导尿管留置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王瑞淑
关键词:尿路感染留置尿管预防性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