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危险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僵硬
  • 2篇动脉僵硬度
  • 2篇心血管危险因...
  • 2篇血管危险因素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中老年
  • 2篇中老年人
  • 2篇韧带
  • 2篇术后
  • 2篇自然人群
  • 2篇胃癌
  • 2篇僵硬度
  • 2篇肥胖
  • 2篇癌患者
  • 2篇肠癌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勇
  • 6篇陈晓平
  • 4篇伍晓汀
  • 3篇赵锐
  • 2篇李棋
  • 2篇何森
  • 2篇李箭
  • 2篇余泽平
  • 1篇汪晓东
  • 1篇王新颖
  • 1篇陈志达
  • 1篇李倩
  • 1篇李国立
  • 1篇高婷婷
  • 1篇龚方友
  • 1篇章黎
  • 1篇李刚
  • 1篇王昆华
  • 1篇唐云
  • 1篇迟强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临床营养...
  • 2篇第二十五届长...
  • 2篇第16届中国...
  • 2篇THE 23...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4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建立胃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研究旨在开发一个新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来预测术后总生存率。方法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全国11家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收集基线临床、病理数据和营养状况评估,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评分。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模型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有681例和1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9(58~60)个月,共观察到188例患者死亡。研究最终筛选出两个独立的预测因子(NRS 2002评分和肿瘤TNM病理分期),将其与年龄共同纳入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该模型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一致性指数在训练组分别为0.696、0.724和0.738,在验证组分别为0.801、0.812和0.793。结论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个基于NRS 2002评分、新的用于预测胃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预测胃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率方面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王思文徐康菁高学金高婷婷孙广明肖亚琴王浩阳曾程浩宋得帅张玉鹏黄凌莉廉博陈建交郭栋贾震易王勇龚方友周军德薛志刚陈志达李刚李孟彬赵伟周岩冰秦环龙伍晓汀王昆华迟强于健春唐云李国立李国立王新颖
关键词:术后生存期列线图多中心研究
成都市武侯区自然人群肥胖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陈晓平王勇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3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2020年7月我院诊治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41例接受LCBDE联合LC术,另44例接受在ERCP下行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残留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7.6%对93.2%和2.4%对6.8%,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2.4%,镇痛泵使用率为36.6%,VAS评分为(2.5±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9%、59.1%和(3.1±0.6),P<0.05;在术后2周,两组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及D4^(+)/CD8^(+)比值分别为(52.8±7.1)%、(40.3±7.5)%、(21.0±5.2)%和(1.9±0.3),与对照组的(54.7±6.9)%、(41.0±7.2)%、(22.5±5.6)%和(1.8±0.3)比,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2.4%对9.1%,P>0.05)。结论采取LCBDE联合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能减轻术后疼痛,仍为治疗这类疾病的良好方法。
付前广李倩冯小雪王勇邓如兵崔畅
关键词:胆石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胃肠间质瘤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伴肝转移患者以及无肝转移高危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GIST肝转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18例2014—2019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GIST患者,其中GIST首发伴肝转移56例,无肝转移高危患者62例。对两组主要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对比和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8~65个月)。与无肝转移患者相比,肝转移患者相对更年轻(P=0.01)。两组患者在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大CD_(117)、CD_(34)、DOG_(1)和Ki_(67)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上均相近。肝转移组患者肿瘤核分裂象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患者(P=0.02)。GIST无肝转移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更长(P=0.03),两组患者总生存期相近(P=0.83)。结论GIST伴肝转移的恶性程度可能比高危无转移GIST更高。R0切除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依然是伴肝转移GIST治疗的关键。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GIST伴肝转移的时间与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锐万谦益王勇崔亚平伍羽韬伍晓汀
关键词:肝转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后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损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股骨止点损伤的诊治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膝关节MCL股骨止点损伤诊治的文献,从解剖学损伤机制、诊断和分型、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基于MCL股骨止点的解剖学特点,膝异常外翻、胫骨平台过分外旋和前移会导致MCL股骨止点应力集中,从而出现损伤。临床应根据损伤特点进行分型,以指导精细化和个性化治疗。结论 由于对膝关节MCL止点损伤的认识不同,导致治疗方式各异,愈合效果也存在差异。如何促进MCL止点损伤的愈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勇余泽平李箭李棋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解剖学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预测模型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的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99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皆在NCRT后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并提取NCRT前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性。使用Python 3.13.0进行特征降维,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5倍交叉验证方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将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机器学习并构建联合模型,计算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混淆矩阵、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199例患者中,疗效不良155例(77.89%),疗效良好44例(22.11%)。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和Lasso回归筛选出8个临床病理特征和5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1个形状特征,2个一阶统计特征,2个纹理特征),分别建立LR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分布式梯度增强库(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训练集中,LR、SVM、RF和XGBoost模型的AUC分别为0.99、0.98、1.00、1.00,准确率分别为0.94、0.93、1.00、1.00,灵敏度分别为0.98、1.00、1.00、1.00,特异度分别为0.80、0.67、1.00、1.00。测试集中,4个模型的AUC分别为0.97、0.92、0.96、0.95,准确率分别为0.87、0.87、0.88、0.90,灵敏度分别为1.00、1.00、1.00、0.95,特异度分别为0.50、0.50、0.56、0.75;其中XGBoost模型的效能最佳,其准确率和特异度最高。DCA显示4个模型均有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增强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LARC行NCRT的疗效上具有良好
胡义銧刘碧瑶张雯迪蒲瑞芳孔慧珍田峻奇王勇汪晓东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脂质蓄积指数(IAP)与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血生化、血压、腰围、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射波增强指数等检查。采用国人10年ICVD风险评估系...
陈晓平王勇
关键词: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老年人
高血压前期,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血压阶段
陈晓平何森王勇周小雁洪必莹
高血压房颤病人甲状腺激素受体活性的变化研究
陈晓平何森李龙心王勇
成都市社区中老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早期血管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陈晓平王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