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1篇大血小板
  • 1篇胆红素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学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6篇郑州市第七人...
  • 2篇安阳市中医院
  • 2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6篇陈亮
  • 2篇杨冉
  • 2篇应媛媛
  • 1篇周艳丽
  • 1篇王晓亚
  • 1篇靳飞
  • 1篇岳颖
  • 1篇梁巍
  • 1篇周艳丽
  • 1篇牛慧
  • 1篇郑蕊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白细胞介素-17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预后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92例作为HCC组,同期在本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10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血清IL-17水平。分析HCC患者中,血清IL-17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血清IL-17水平患者的生存结局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良性肝病组、HCC组的血清IL-17水平依次增加,组间两两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IL-17水平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血清AFP水平关系无显著相关(P>0.05);与HCC患者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期、肝内转移、肝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高IL-17组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低于低IL-17组患者(P<0.05);不同血清IL-17水平HCC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IL-17组患者的生存状况优于高IL-17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IL-17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密切相关,且可影响患者TACE术预后。
陈亮刘瑞雪周艳丽刘军莉应媛媛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白细胞介素-17预后
不同检测方法对大血小板计数的对比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为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联合使用不同检测方法以减少因大血小板所引起的计数误差,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方法以显微镜目视计数法和外周血涂片复检规则为质量评价方法,对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血模式下检测血小板<100×109/L的标本,行稀释血模式复检,血涂片镜检观察有大血小板的标本,按照显微镜目视计数法的要求需对血小板重新计数。结果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出2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100×109/L,利用血球分析仪稀释血模式复检后,血小板结果仍然减少103例,需采用血涂片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并联合显微镜目视法重新计数。不同计数方法的联合检测可有效减少大血小板计数的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板会有少数假性低值现象,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减低,需用显微镜目视计数法重新计数并结合血涂片镜检进行验证。
梁巍周艳丽应媛媛牛慧陈亮
关键词:大血小板血球分析仪
血清β-hCG、PCT、CRP和GBS对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预测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清β-hCG、PCT、CRP和GBS对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预测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胎膜早破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宫内感染者19例(宫内感染组),无宫内感染者65例(非宫内感染组),分析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PCT、CRP和GBS阳性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做感染预测的ROC曲线。结果宫内感染的19例胎膜早破妇女共检测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宫内感染组患者的血清β-hCG、PCT、CRP和GBS阳性率水平均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β-hCG水平、高PCT水平、高CRP水平和GBS阳性是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OR(95%CI)分别为:3.012(1.197~7.582),2.012(1.101~3.677),2.651(1.102~6.375),3.209(1.147~8.976)。GBS阳性对宫内感染进行预测的灵敏度为0.368(7/19),特异度为0.954(63/65),约登指数为0.322。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hCG、PCT、CRP预测宫内感染的AUC(95%CI)分别为:0.782(0.684~0.880),0.729(0.613~0.845),0.738(0.614~0.865)。四指标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灵敏度为0.895(17/19),特异度为0.692(45/65),约登指数为0.587。结论血清β-hCG、PCT、CRP和GBS在预测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中效果显著,若患者存在血清β-hCG、PCT、CRP水平和GBS阳性率升高,则有感染风险,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且联合检测更利于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早期筛查。
王晓亚陈井丽何留品王玲陈亮
关键词:胎膜早破宫内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发热门诊的检验工作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检验工作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发热门诊检验工作特点和风险进行分析,从检验人员的防护流程、生物安全、病毒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结果发热门诊检验室人员管理、防护流程、生物安全管理、病毒防控工作运行良好,整体风险处于可控状态。结论临床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安全防护、标本检验流程的管理和医疗废物处理,重视科室人员心理干预,可在零感染下完成检验科发热门诊初筛排查工作,为抗疫提供更好支持。
陈亮岳颖王静珠靳飞周慧霞郑蕊田富云李曼曼
关键词:疫情防控心理干预
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58.75±6.81)岁,肿瘤长径(1.39±0.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龄(58.22±6.35)岁,肿瘤长径(1.36±0.31)cm。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精准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5.77±7.96)min]、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48±0.81)d]均短于对照组[(140.05±8.77)min、(4.52±0.74)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对照组少[(129.83±11.65)ml比(150.02±10.23)ml、(541.23±41.78)ml比(720.22±56.66)ml],淋巴结清扫个数比对照组多[(11.86±2.44)个比(9.26±2.31)个](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724、CE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29.88±6.15)U/ml、(11.75±7.08)U/ml、(15.55±5.67)µg/L]均低于对照组[(36.78±5.42)U/ml、(18.35±6.24)U/ml、(21.22±6.45)µg/L](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均较术前下降,但研究组[(2.95±0.58)L、(1.68±0.19)L、(4.73±0.59)L/s]均高于对照组[(2.72±0.65)L、(1.50±0.33)L、(4.50±0.57)L/s](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9%(7/68),低于对照组的29.85%(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05)。结论3D-CTBA精准定位应用于早期NSCLC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中,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对肺功
张前陈亮杨冉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
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TBi 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为标准,将所有患儿分为非新生儿溶血病组(40例)和新生儿溶血病组(100例)。检测两组患儿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分析溶血三项的检测结果,对比溶血三项检查与临床确诊新生儿溶血病的结果,将新生儿溶血病组和非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以及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价值。结果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中确诊患儿100例,非疾病患儿40例,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诊断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2例,阳性检出率为72.86%,非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8例(27.14%),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6.99±1.40)%、TBi L(237.21±77.11)μmol/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3.47±0.95)%、(170.05±48.65)μmol/L(均P<0.05);溶血三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为89.00%(89/100),特异度为67.50%(27/4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5%(89/102)、71.05%(27/38);以5.11%、198.75μmol/L为网织红细胞、TBi L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70%、87.56%,均比单项检测的数值高。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网织红细胞、TBi 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且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联合检测应用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前陈亮杨冉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新生儿溶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