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进

作品数:14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置换术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3D打印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关节炎
  • 2篇导板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人工全膝关节
  • 2篇人工全膝关节...
  • 2篇人工全膝关节...
  • 2篇人工全髋关节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周进
  • 10篇姚庆强
  • 7篇王黎明
  • 7篇刘帅
  • 4篇胡军
  • 4篇魏波
  • 4篇徐燕
  • 3篇顾强荣
  • 3篇张翔
  • 2篇胡军
  • 1篇徐燕
  • 1篇那键
  • 1篇蒋红兵
  • 1篇冯善武
  • 1篇闪荣
  • 1篇殷信道
  • 1篇李佳怡
  • 1篇于一帆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巴胺表面修饰/负载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的3D打印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三维多孔支架促进人BMSCs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 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三维多孔支架,体外诱导人BMSCs(human BMSCs,hBMSCs)成软骨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PCL-HA支架,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后,将CDMP-1负载于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微结构,并检测孔隙率和水静态接触角。体外成软骨分化实验:分为A、B、C 3组,A组为PCL-HA支架,B组为多巴胺表面修饰的PCL-HA支架,C组为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CDMP-1的PCL-HA支架;将h BMSCs植入3组支架,成软骨诱导培养后比较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MTT法)和细胞活性(Live/Dead染色法),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基因表达。结果 3组支架均呈三维多孔圆柱体状,孔洞相互联通,孔径为400~500μm,孔隙率为56%,材料纤维走向为0°/90°。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后,支架颜色由初始的白色变为棕色;水静态接触角也由76°降为0°。体外培养24 h,A、B、C组细胞黏附率分别为34.3%±3.5%、48.3%±1.5%、57.4%±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e/Dead染色显示3组细胞均有较好的细胞活性。MTT检测显示各组h BMSCs均生长良好,吸光度(A)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培养4、7、14、21 d时,C组A值显著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3组Ⅱ型胶原mRNA和Aggrecan mRNA表达均持续增加;培养7、14、21 dⅡ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及培养14、21 d 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量,C组均显著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经多巴胺表面修饰及负载CDMP-1的PCL-HA三维多孔支架,体外与hB MSCs共培养,可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及成软骨分化。
徐燕魏波周进姚庆强王黎明那键
关键词:多巴胺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BMSCS
3D打印截骨槽导板与定位钉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比较3D打印截骨槽导板与定位钉导板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行单侧TKA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21例,A组为截骨槽组,B组为定位钉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行下肢全长CT扫描,局部膝关节MRI扫描,所得数据均存为Dicom格式。将Dicom数据导入到Mimics 17.0软件中,利用CT、MRI数据建立具有局部软骨厚度的膝关节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到3-matic软件中,根据模型特征进行模拟截骨,截骨后A组设计为截骨槽导板,B组设计为定位钉导板,最后进行导板的3D打印并记录两组导板打印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断裂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rontal femoral component,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rontal tibial component,FTC)、矢状面胫骨组件角(lateral tibial component,LTC)偏移值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协会膝关节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结果截骨槽组和定位钉组导板打印时间分别为(152±25)min和(156±23)min(P>0.05)、断裂率分别为14.3%和0%(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38.1±7.3)min和(31.2±6.5)min(P<0.05)、术后出血量分别为(197.3±46.4)ml和(220.5±38.5)ml(P>0.05),两组术后的假体特征角度:HKA偏差[(1.7±1.3)°vs.(1.6±1.5)°](P>0.05)、FFC偏差[(1.2±0.8)°vs.(1.3±1.2)°](P>0.05)、FTC偏差[(1.2±1.4)°vs.(1.4±1.5)°](P>0.05)、LTC偏差[(3.2±1.3)°vs.(3.5±1.6)°](P>0.05)。术后1、3、6、12个月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截骨槽导板与定位钉导板在TKA中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定位钉导板稳定性更好。
刘帅姚庆强田书畅胡军周进魏波顾强荣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骨关节炎计算机辅助设计
围产期抑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围产期抑郁是女性围产期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在目前社会和医疗环境中,围产期抑郁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围产期抑郁不利于女性身心健康,也会对其子女认知和行为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围产期抑郁作为女性围产期自杀的首要病因,及早识别和治疗会降低围产期抑郁女性自杀率。本文就治疗和预防围产期抑郁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作为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激素治疗、氯胺酮、分娩镇痛等新兴方法也为围产期抑郁的防治提供了新选择。
周进冯善武
关键词:激素氯胺酮分娩镇痛
3D打印技术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成年患者行术前CT扫描获取骨盆的图像数据,对所获得的DICOM格式数据使用M3D数字医学软件进行...
周进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D打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3D打印快速原型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DDH患者依据CT数据进行3D打印原型制造,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髋臼前后径、深径、髋臼后壁的厚度、股骨偏心距,查找真臼、髋臼中心点;再基于3D快速原型进行手术模拟,测量使用假体大小,并与术后实际使用值对比。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的Harris评分。结果:髋臼各径线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髋臼旋转中心点寻找准确,假体使用与术前计划一致。3D打印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常规手术。术后随访1月内的Harris评分3D打印组占优。结论:3D打印技术可提高DDH的关节置换手术精度及疗效。
周进姚庆强胡军张翔冒锋涌魏波刘帅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D打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全麻下大剂量骨牵引在难复型Tile-C型骨盆骨折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全麻下大剂量骨牵引在难复型Tile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科18例TileC型骨盆骨折,常规术前牵引纵向移位未能复位.我们采取行全麻下行大剂量骨持续牵引后纵向移位获得纠正后...
姚庆强刘帅周进张翔冒锋涌顾强荣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骨盆骨折
前路内固定治疗复杂枢椎损伤
目的 探讨复杂枢椎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诊断及应用前路有限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2例复杂枢椎损伤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29— 68岁,平均41.5岁.根据枢椎骨折情况及C1...
魏波姚庆强顾强荣刘帅胡军周进李佳怡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枢椎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精准度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精准度及有效性。方法对3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行患侧下肢全长CT扫描,将所获DICOM数据导入M3D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下肢全长,再进行计算机模拟截骨、假体安装、假体大小与位置测量,再基于CAD设计结果,采用3D打印制作个性化膝关节截骨导板。评估CAD设计的假体大小与术中实际假体大小的一致性。术后行患肢膝关节CT扫描并重建,比较术后实际所得的下肢冠状面髋-膝-踝(HKA)角、假体冠状面股骨组件(FFC)角、假体股骨假体旋转角(PCA)、假体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假体矢状面胫骨组件(LTC)角与术前CAD设计值的差异,测量股骨远端、胫骨平台截骨厚度的术前CAD设计值与手术实际值的差异。结果术前假体大小与术中使用完全一致31例,准确率96.9%;术前HKA偏差为(4.6±1.3)°,术后HKA偏差(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1)。术前及术后所得HKA角、FFC角、PCA角、FTC角、LTC角与术前CAD设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股骨远端厚度(9.1±0.6)mm,术后股骨远端厚度(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2,P>0.05)。术前胫骨截骨厚度(8.9±1.2)mm,术后胫骨截骨厚度(8.6±1.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2,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TKA术具有较高精准度,该方法可提供精准的TKA手术方案。
刘帅姚庆强周进田书畅胡军于一帆陈杰魏波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
改良Mason-Allen缝合修复肩袖损伤的10年临床经验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改良Masson-Allen法缝合肩袖全层损伤的10年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01月~2016年01月,49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关节镜下Bateman分级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26例、Ⅳ级5...
周进姚庆强胡军张翔冒锋涌魏波刘帅徐燕王黎明
关键词:肩袖
3D打印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原型制造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2例于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拟行TKA的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手术组两组,各组16例。3D打印组行基于膝关节CT数据的3D打印原型制造,常规手术组行常规的TKA。测量股骨与胫骨解剖轴,确定股骨远端与前后髁截骨平面及截骨量、胫骨平台截骨角度及截骨量、胫骨与股骨的假体型号,并与手术实际使用值对比。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 d与1、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中计量资料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股骨远端截骨厚度、胫骨平台截骨厚度、股骨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与KSS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3D打印组术前计划的股骨远端及胫骨平台截骨厚度与实际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D打印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7,P<0.05);3D打印组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5,P<0.05)。3D打印组术后无膝内外翻畸形、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3D打印组术后1 d、1个月的VAS评分、KSS评分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打印可准确构建解剖原型,可提升TKA手术的精度与疗效。
胡军姚庆强刘帅周进张翔冒锋涌顾强荣徐燕王黎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