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105 被引量:55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2篇城市
  • 14篇经济增长
  • 9篇长三角
  • 9篇城市群
  • 7篇经济发展
  • 7篇产业结构
  • 7篇城镇化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县域
  • 5篇县域经济
  • 5篇经济带
  • 5篇城乡
  • 4篇中介
  • 4篇生态
  • 4篇贫困
  • 4篇民工
  • 4篇金融
  • 4篇金融危机
  • 4篇经济联系
  • 4篇劳动力

机构

  • 103篇安徽财经大学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安徽行政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03篇李刚
  • 11篇周加来
  • 5篇王再文
  • 4篇陈红岩
  • 3篇朱道才
  • 2篇任志安
  • 2篇于继忠
  • 2篇何冬琴
  • 2篇魏雯艳
  • 2篇张鑫
  • 2篇戚莹
  • 1篇常金虎
  • 1篇汪增洋
  • 1篇刘冬华
  • 1篇马学广
  • 1篇潘玉君
  • 1篇李红
  • 1篇吴传清
  • 1篇范恒山
  • 1篇周国华

传媒

  • 4篇兰州商学院学...
  • 4篇平顶山学院学...
  • 4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沈阳工业大学...
  • 4篇蚌埠学院学报
  • 3篇中国经济问题
  • 3篇西北人口
  • 3篇财经理论研究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 2篇经济问题
  • 2篇财贸研究
  • 2篇经济学家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南昌教育学院...
  • 2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群发展: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向被引量:12
2017年
2017年7月7日,由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向"为主题,就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特点、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与城市群研究的新方向等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论坛期间还成立了"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对于促进中国城市群理论与政策研究,推动中国城市群健康发展,讲好中国改革空间试验场故事,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刊发论坛正式发言或书面提交的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特别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帮助本刊联系专家并组稿。
范恒山肖金成方创琳唐杰张学良潘玉君周国华吴传清李刚梁育填钟业喜王雅莉郭淑芬李红林芳莹马学广吴康
关键词: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区域规划
“城市病”的形成机理及其经济阻滞效应测度: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城市是一个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巨大的、复杂的综合系统,造成中国城市病出现的结构性根源在于城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构成要素、各种功能和结构之间不协调,一般性根源在于城市可利用资源供给与分配失衡。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城市病态进行测度,发现中国城市病发病程度大致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把城市发展健康程度作为变量引入生产函数,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修正,并用来测度城市病对经济增长的阻滞作用。结果发现:2006-2014年间,城市病对北京经济增长阻滞效应平均阻滞效应约为0.126个百分点,并在总体呈现出增强的态势。通过加强与引导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增长、提升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居民的素质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减缓城市病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效应。
李刚
关键词:城市病经济增长
“包容性增长”的学源基础、理论框架及其政策指向被引量:43
2011年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增长价值观的紊乱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现实背景。"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多元的,其理论框架除了注重通过"共同参与"消除或缓解贫困外,还应包括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构经济增长价值观等内容。倡导"包容性增长"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发展、代际间公平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等目标。
李刚
关键词:经济增长
文化在城市群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2017年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城市群的定义大多是从城市等级、经济联系和空间结构等视角来进行界定,认为城市群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或区位优势,以一个或几个有竞争力的大城市为中心,由不同等级的城市形成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空间结构。
李刚
关键词:城市群文化经济联系中国学术界区位优势交通条件
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中介模型的检验
2024年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地区41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利用熵值法构建城乡融合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乡融合起正向作用,并通过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进行了验证;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浙江表现最好,安徽最后;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业经济韧性是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提升大众数字意识、推进农村数字设施基础化建设、健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
李刚任瑞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乡融合
环境规制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2024年
利用2010—2020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熵值法测算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环境规制推动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空间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存在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地区间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正相关。据此提出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刚孙梦玥
关键词:长三角环境规制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新探
2009年
传统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相对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但是这些理论无法解释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通过分析诱发此次经济危机的背景发现,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国际资本的不断扩张和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导致了信用体系过度膨胀。庞大的信用体系的崩溃,先是危及到虚拟经济,接着影响到实体经济,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因此,信用体系的崩溃成了此次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王再文李刚
关键词:经济危机信用体系金融危机
环境规制与区域创新水平:抑制还是促进?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200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二项式回归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全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这一结论在规避内生性问题以及变换核心变量测度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东、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和全国区域保持一致,但是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作用程度上,东部大于中西部。此外,产业结构、财政科技投入、研发人员、经济水平对区域创新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投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刚邵方
关键词:环境规制区域异质性
安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被引量:1
2016年
以安徽省61个县级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Map Info10.0和Geo Da软件,从更为微观的层面研究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动态演变。结果显示:(1)利用Map Info10.0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的空间分布图直观表现出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存在基本非均衡的事实。(2)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整体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表现出不稳定态势。(3)局部空间自相关表明,人口老龄化的HH型高值区多集中在黄山、池州和宣城的一些县域城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往东北方向的当涂、含山和全椒县移动;LL型低值区也不稳定,出现由枞阳、舒城地区向北移植到蒙城及其周边县域地区。
陈红岩李刚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实被引量:22
2012年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世界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中国要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选择走包容性发展道路。
李刚
关键词:经济发展中等收入陷阱包容性发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