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清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带状疱疹
  • 3篇胸腔
  • 3篇手术
  • 3篇疱疹
  • 3篇外科
  • 3篇临床疗效
  • 2篇胸腔镜
  • 2篇神经疼
  • 2篇神经疼痛
  • 2篇曲马多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加巴喷丁

机构

  • 20篇呼和浩特市第...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解放军253...

作者

  • 21篇刘俊清
  • 10篇李良
  • 9篇田少鹏
  • 7篇李娜
  • 3篇杨利珍
  • 2篇张茂生
  • 1篇胡晓冬
  • 1篇王科
  • 1篇马登云
  • 1篇郝志娟
  • 1篇毛宇
  • 1篇刘明法
  • 1篇杨秀彦
  • 1篇王晓磊
  • 1篇郭伟
  • 1篇黎明
  • 1篇宋玉玲
  • 1篇白金萍

传媒

  • 9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与重症胸部损伤后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机制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与重症胸部损伤后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的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腹部损伤及死亡的)胸部损伤患者68例,在就诊及住院后予以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抽血化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毒素LPS,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 APTT与TNF-α:r=0.8635,P<0.001;APTT与LPS:r=0.8736,P<0.001;TT与TNF-α:r=0.8633,P<0.001;TT与LPS:r=0.8274,P<0.001。结论重症胸部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TNF-α和LPS的高表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表明TNF-α和LPS参与了重症胸部损伤凝血功能紊乱发生的过程。
王晓磊乔帅刘俊清李良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重症胸部损伤凝血功能紊乱
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创伤指数TI≥17分的胸腹创伤患者76例,抽血化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LPS和IL-6,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LT与LPS:r=0.8465,P<0.001,ALT与IL-6:r=0.9042,P<0.001;AST与LPS:r=0.8789,P<0.001,AST与IL-6:r=0.9224,P<0.001;LPS与IL-6:r=0.8631,P<0.001。结论 LPS和IL-6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针对LPS和IL-6进行早期治疗是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有效方法。
乔帅王晓磊刘俊清李良
关键词: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癌痛患者80例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药物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和联合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各4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5 d及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价自我效能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l6^+56^+数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评估生活质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盐酸羟考酮使用量。结果:治疗后30 d,联合组VAS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CPSS各分量表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QOL-30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5 d及30 d,联合组CD3^+、CD4^+、CDl6^+56^+细胞比例高于药物组(P<0.05),CD8^+细胞比例低于药物组(P<0.05);各时间点联合组羟考酮使用量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癌痛,能显著提升疗效、减少羟考酮使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李娜张生茂李敏杨丽珍刘俊清田少鹏李树文
关键词:癌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星状神经节阻滞疼痛程度
一种多功能急诊外科抢救装置
一种多功能急诊外科抢救装置,包括球囊、氧气袋、呼吸面罩、氧气压力表和挤压限位机构,球囊与氧气袋插接且两者之间固定有单向阀,球囊与呼吸面罩连接且两者之间固定有单向阀、流量调节阀和氧气压力表,球囊上可拆卸式固定有挤压限位机构...
乔帅刘明法王晓磊刘俊清李良
文献传递
一种可弯曲调节的电刀笔
一种可弯曲调节的电刀笔,包括刀头、刀头插座、转动部、操作部、导线和电源插头,刀头插接于刀头插座中,刀头插座通过转动部与操作部铰接,操作部的端部引出导线,电源插头固定于导线的另一端部,操作部上设有电切按键、电凝按键和弯曲调...
刘俊清白玉萍王晓磊李良田少鹏
文献传递
ABCB1 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ABCB1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将其中有癌痛的患者116例作为癌痛组,无癌痛的患者69例作为无痛组。应用三维聚丙烯酰胺凝胶DNA芯片技术检验患者ABCB1 C3435T、G2677AT基因分型情况,并分析ABCB1C3435T、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症患者癌痛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C3435T基因野生型、杂合子及突变型分布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2677AT基因野生型、杂合子及突变型分布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不同的患者C3435T和G2677AT基因型分布频率无差异(P>0.05)。癌痛组患者C3435T与G2677AT不同基因型间组内对比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435T与G2677AT相同基因型对比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B1C3435T与G2677AT基因形态与癌痛患者疼痛感知并无直接关联,尚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李娜张生茂李敏杨丽珍刘俊清田少鹏李树文
关键词:ABCB1C3435TABCB1癌痛
不同微创肺癌根治术后疼痛应激与心肺运动耐力的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应激与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微创肺癌根治术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组(下文简称单孔组)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下文简称辅助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应激与心肺运动耐力各项指标。结果单孔组在术后疼痛应激与心肺运动耐力各项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辅助组。结论对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推荐使用创口总面积更小的微创手术方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度,提高心肺运动耐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王晓磊刘俊清李良乔帅
关键词:肺癌
维生素A胶丸核磁共振定量分析方法
2023年
药物核磁共振定量分析已见诸多报道,英、美、欧药典中都先后引入了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但我国药典还尚未引入,药典对维生素A胶丸的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了改进维生素A 胶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其含量。核磁共振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无需标准品等特点。经维生素A 的核磁共振定量测定与我国药典方法定量分析对比,结果基本满意,符合市场监管要求。
刘俊清白金萍李娜
关键词:中国药典
肺癌胸腔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肺癌胸腔冲洗液中对脱落癌细胞鉴别诊断的价值,确定适用于胸腔冲洗液检查的最佳抗体和检查方法。方法对62例肺癌患者的胸腔冲洗液沉渣涂片行两种常规染色:HE染色、Papanicolaou染色;同时行链霉素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染色(SP),单克隆抗体为: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MC)、波形蛋白(Vimentin)。将结果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62例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细胞学诊断阳性28例(阳性组),可疑6例(可疑组),阴性28例(阴性组)。确诊腺癌细胞CEA、EA、MC、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阳性组中92.00%、92.00%、12.00%、44.00%;可疑组75.00%、100.00%、0、25.00%;阴性(细胞学诊断)组66.66%、100.00%、0、33.3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5)。结论联合应用CEA、EA、MC、Vimentin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鉴别胸腔脱落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俊清胡晓冬王科白金萍王晓磊
关键词:灌洗胸腔细胞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80例,实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脑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果,为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良好的支持。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82.50%、92.50%、95.00%、90.00%)高于脑血管造影(52.50%、55.00%、25.00%、65.0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异度(5.00%)低于脑血管造影(32.5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血管正常13例(16.25%),轻度狭窄9例(11.25%),中度狭窄30例(37.50%),重度狭窄24例(30.00%),闭塞4例(5.00%);脑血管造影检出血管正常39例(48.75%),轻度狭窄2例(2.50%),中度狭窄20例(25.00%),重度狭窄18例(22.50%),闭塞1例(1.25%)。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狭窄程度的检出率(83.75%,67/80)高于脑血管造影(51.25%,4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左侧椎动脉狭窄25例(31.25%),右侧椎动脉狭窄19例(23.75%),基底动脉狭窄17例(21.25%);脑血管造影检出左侧椎动脉狭窄20例(25.00%),右侧椎动脉狭窄16例(20.00%),基底动脉狭窄14例(17.5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血管狭窄情况的检出率(76.25%,61/80)高于脑血管造影(62.50%,5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动脉狭窄的超声图像中,颅内动脉狭窄会导致节段性的血流速度异常,血流速度增快,如闭塞则使血流速度显著减缓;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血流速度异常增快,闭塞时血流信号消失。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的诊出率高,安全、有效,可成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靠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白金萍刘俊清高瑞江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