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25 被引量:413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岩石
  • 7篇榴辉岩
  • 7篇辉岩
  • 6篇变质
  • 5篇岩石学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造山带
  • 4篇同位素
  • 4篇同位素年代
  • 4篇同位素年代学
  • 4篇年代学
  • 3篇地层
  • 3篇地层学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地质
  • 3篇岩石学及地球...
  • 3篇山带
  • 3篇推覆
  • 3篇矿物

机构

  • 24篇安徽省地质调...
  • 3篇安徽省地质实...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25篇张勇
  • 17篇江来利
  • 12篇刘贻灿
  • 9篇吴维平
  • 7篇徐树桐
  • 7篇吴维平
  • 5篇余小俭
  • 4篇孙先如
  • 4篇陈冠宝
  • 4篇储东如
  • 3篇董树文
  • 3篇刘俊
  • 3篇吴跃东
  • 1篇于邦存
  • 1篇孙灏
  • 1篇张青
  • 1篇王小凤
  • 1篇戴世坤
  • 1篇钱存超
  • 1篇陈晶

传媒

  • 7篇安徽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2004年华...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六届世界华...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大别山毛屋榴辉岩相岩石组合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被引量:4
2004年
不同于大别山其他榴辉岩,太湖县毛屋榴辉岩相岩石组合含顽火辉石,至目前尚未有人对此作过报道。该地榴辉岩相岩石组合包括二矿物榴辉岩,顽火榴辉岩,石榴斜方辉石岩,石榴辉石橄榄岩和顽火辉石糜棱岩等。它们可能是岩浆母岩在深部结晶再经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改造而成。矿物组合中出现成分很纯的顽火辉石。榴辉岩中的单斜辉石低钠。除二矿物榴辉岩外,石榴石以富镁铝榴石为特征,镁铝榴石端员组分平均达71.8%。根据岩石化学成分,毛屋榴辉岩可划分为铁钛型和镁铬型两类。该榴辉岩相岩石组合的成岩压力介于18-26kb,温度介于931-1076℃之间,属高温榴辉岩。该榴辉岩相岩石组合沿深剪切带快速折返到地壳浅层次,几乎没有受到深部减压迭加变质的影响。
张勇江来利吴维平孙先如
关键词:榴辉岩相岩石组合矿物学岩石学
安徽省大别山东南麓宿松岩群与大别山杂岩接触关系的再认识——来自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详细的野外地层学证据表明,大别山东南麓宿松岩群与大剐山杂岩接触关系早期为不整合接触;接触带两侧构造岩石单位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大剔山杂岩原岩形成于古元古代,宿松岩群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同位素年代学也支持两者为不整合...
吴维平江来利张勇储东如吴跃东刘俊
关键词: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文献传递
大别山东北部桐城陶冲地区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
大别山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段,东为郯-庐断裂所截,苏北-胶东造山带是被郯-庐断裂向北错移而与大别山对应的部分。柯石英及其假象(Okayelal.,1989;Wangetal.,1989)、微粒金刚石(Xuetal.,1...
吴维平江来利徐树桐张勇余小俭刘贻灿陈冠宝
关键词:榴辉岩大别山北部绿辉石东北部岩石学特征
文献传递
安徽省大别山东南麓宿松岩群与大别山杂岩接触关系的再认识--来自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笔者等近年来对宿松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着重对典型地段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解剖,并对大别山杂岩和宿松岩群进行了同位素定年,本项研究的结果支持宿松岩群与大别山杂岩的接触关系早期为不整合的结论.
吴维平江来利张勇储东如吴跃东刘俊
关键词: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
文献传递
安徽大别山金红石矿资源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被引量:3
2003年
综述了安徽大别山金红石资源的形成地质背景、资源远景、勘查概况以及金红石的选矿工艺、市场行情。建议对其进行勘查评价。
吴维平江来利张勇刘贻灿张青
关键词:金红石矿资源勘查
安徽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岩石成因及演化被引量:5
2000年
石榴辉石麻粒岩主要产在北大别 ,以团块状 ,沿铁镁质超基性岩块走势分布。它们的主要矿物成分由石榴石、透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等组成 ,在石榴石边部分别形成角闪石 +斜长石 ,紫苏辉石 +斜长石或透辉石 +斜长石后成合晶结构。通过矿物温度压力计计算 ,高峰期变质温度 740℃~ 890℃ ,压力 0 .8~ 1.5 2 GPa ;退变质期温度 70 0℃~ 86 2℃ ,压力 0 .6 9~0 .79GPa,表明石榴辉石麻粒岩 PT轨迹为等温降压顺时针轨迹。通过主量元素 D(X)函数及有关图解判别 ,表明原岩相当基性火成岩或火山岩。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上述岩石具有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及岛弧、火山弧玄武岩元素分布特征。将 REE数据投影到 (L a/ Sm) - L a关系图中 ,投影点沿部分熔融斜线分布 ,提示原岩岩浆是地幔岩部分熔融产物。本区石榴辉石麻粒岩 ,位于大别山北部 ,华北 -扬子板块俯冲 -碰撞结合部 ,根据上述岩石形成的温压条件 ,表明是在板块碰撞过程产生挤压 ,地壳增厚 。
孙先如孙灏杜建国张勇张绵瑱雷能忠
关键词:岩石成因大别山北部
大别山榴辉岩的包裹体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对大别山榴辉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包裹体成分以NaCl-H2O、H2O、NaCl-CO2-H2O为主,是在退变质的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条件下捕获的。从变质高峰期至退变质晚期,包裹体成分演化由氧化向还原转化。熔融包裹体的发现,说明榴辉岩在形成过程中伴随局部深馆作用。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大别山榴辉岩抬升过程p-T-t轨迹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一等温降压过程。
孙先如李院生董树文张勇黄德志
关键词:矿物包体榴辉岩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带榴辉岩的特征和变质作用被引量:24
1991年
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带中多处产出含柯石英榴辉岩,岩石中广泛分布柯石英假象。它们产在片麻岩和大理岩中,并有不同的特征矿物组合。与鄂北等地高压型榴辉岩比较,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的绿辉石富硬玉组分,而石榴石为一般的富铁铝榴石贫镁铝榴石的石榴石。钙质角闪石和钠钙质冻蓝闪石是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中主要的次生角闪石类型。榴辉岩的原岩是陆内拉张过程中形成的广义拉斑玄武岩,它们在中朝一扬子大陆板块汇聚造山的俯冲大地构造背景中,发生渐进变质。变质时地热增温率极低。造山运动后期,榴辉岩随构造运动抬升又经历两阶段迭加变质。
张勇江来利刘贻灿
关键词:榴辉岩变质超高压柯石英变质岩
大别山北部碰撞后伸展-逆冲推覆构造被引量:16
2003年
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构造同时出现在大别山北部。根据大别山北部的系统构造研究,确定沿磨子潭-晓天断裂的伸展构造和以金寨-舒城断裂为前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相同的剪切方向,并表现出南部深层次的韧性伸展滑脱向北部浅层次的韧-脆性及脆性逆冲推覆的过渡和转变关系。提出大别山北部的伸展和逆冲推覆构造由碰撞后扬子陆块陆壳继续俯冲、大别山核部隆升过程中的伸展作用所产生,是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伸展构造的一部分。沿磨子潭-晓天断裂向北西伸展滑脱的浅变质岩在向北西扩展过程中,因前缘受阻由向北西伸展转变为向北西道冲,形成道冲推覆构造。其形成时间在200~170 Ma,可能延续到晚侏罗世。
江来利吴维平储东如刘贻灿张勇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
大别山南部蕲春至宿松一带花岗片麻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大别山南部花岗片麻岩主体以二长花岗片麻岩为主,在化学组成上以富硅、富铝、富碱且K2O>Na2O为特征,类似于A型花岗岩。花岗片麻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表明它形成于古元古代,并遭受到晋宁期、加里东-海西期的构造热事件。...
吴维平江来利张勇刘贻灿杨佩明孙仁伟史东方
关键词:花岗片麻岩岩石地球化学大别山南部扬子板块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