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江苏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被引量:1 2023年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较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可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给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依据,应用单孢分离法和rDNA-ITS分子鉴定法,分离鉴定到3株江苏当地玉米弯孢叶斑病病菌,序列比对确定其均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应用当地菌源,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22年江苏省玉米区试品种进行弯孢叶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鉴定的73个品种中,对弯孢叶斑病的抗性有高抗、抗、中抗、感4个级别,其中普通玉米的抗性水平高于鲜食玉米,普通玉米有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占鉴定总数的8.22%;鲜食玉米有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6.85%。说明此批玉米品种抗弯孢叶斑病的能力较好,高抗品种可多年多点重复鉴定,发挥品种的抗性应用价值;抗性水平较低的鲜食玉米品种要在种植区内提醒农户早防早治,尽量减少损失。 任春梅 程兆榜 陆芳 孟庆长 孔令杰 朱云 季英华关键词:玉米 单孢分离 抗病性 种质资源 一种用于检测CGMMV的金标速测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CGMMV的金标速测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金标速测卡包括外壳以及检测卡;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以及加样孔;检测卡包括底板、样品垫、标记垫以及硝酸纤维素膜;标记垫上涂覆有探针一,探针一由胶体金标记;硝酸纤... 任春梅 吴蔚 程兆榜 季英华 杨柳 缪倩 李硕 陆芳文献传递 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明确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玉米抗病品种选育及其田间合理布局提供指导,也为玉米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江苏省东台、如东、丰县和东海4个市(县)的疑似小斑病玉米叶片进行单孢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形态;基于rDNA-ITS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选用8个自交系玉米品种(Mo17、B73、丹340、罗31、掖478、齐319、昌7-2和掖107),采用喷雾接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分别从江苏省东台、如东、丰县和东海4地各分离到1株菌株,依次标记为DT、RD、FX和DH,形态学观察发现分离菌株存在类似于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以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550 bp左右的预期片段,测序分析发现其与玉米小斑病菌多个分离株序列的同源性达97%;结合分离菌株的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菌株鉴定为玉米小斑病菌的江苏分离株。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台分离株(DT)独立一枝,说明其来源较特殊。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株间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来自东台的菌株(DT)致病力最强;不同玉米品种在同一菌株上的抗感性差异较大,对玉米小斑病表现为抗病的有齐319和Mo17。【结论】可选用东台菌株(DT)作为江苏省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筛选的接种菌株,指导抗病品种的选育;可挖掘齐319和Mo17的抗病基因,为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 任春梅 杨柳 缪倩 陆芳 顾雪 程兆榜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单孢分离 分子鉴定 致病力 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以独创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室内活体保存技术为基础,研究玉米接种苗龄、接种时间、接种强度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苗龄芽鞘期,以0.1-0.9头/株接种强度、接种49-72 h的鉴定效果最佳,此条件下,感病品种苏951的病情指数为83.33-95.83,与田间鉴定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鉴定结果可靠,以此建立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应用该方法鉴定种衣剂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评价新育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均得到较为准确结果。该方法克服了自然接种的不稳定性,在接种规模上实现突破,大大节约试验成本。 任春梅 杨柳 刘保申 袁建华 缪倩 陆芳 程兆榜关键词:玉米 玉米粗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人工接种鉴定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 被引量:7 2018年 为建立快速、灵敏、准确且易操作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检测方法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控制病害,制备了8株效价大于1×10^(-7)的单克隆抗体,配对筛选结果表明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8H与单抗A3配对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并据此创制了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该试剂盒对CGMMV具有特异反应,灵敏度达1∶12 800(g∶ml),准确度与RT-PCR结果吻合,检测周期小于5 h,可用于生产上病害发生初期的快速诊断与鉴定。 杨柳 任春梅 缪倩 陆芳 程兆榜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江苏省主要葫芦科作物病毒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10 2022年 葫芦科作物在江苏省蔬菜作物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明确江苏省葫芦科作物上主要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本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江苏省内7个地区的7种葫芦科作物上共采集了693份样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共检出9种病毒,以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最为常见,其中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在各地区的检出率最高,在各个物种中的检出率也较高。检测结果还显示,在各个地区的各种作物上普遍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复合侵染中病毒种类最多达4种,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MV)的复合侵染率最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江苏省内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杨柳 况佳颖 任春梅 缪倩 陆芳 季英华 程兆榜关键词:葫芦科作物 植物病毒 一种室内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它包括接种体带毒灰飞虱和一定规模玉米种子的准备,萌芽初期接种对应数量的接种体,一定时间后调查发病率评价抗性水平等步骤。本发明因其独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室内活体保存技术... 任春梅 程兆榜 杨柳 缪倩 陆芳 陶亚群 周益军文献传递 山东寿光地区黄瓜上CGMMV的分布与危害 2023年 明确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寿光地区黄瓜上的分布及危害,为寿光高品质黄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2017—2018年对寿光不同区域、品种、时间和生育期的黄瓜进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系统跟踪调查,分析山东寿光黄瓜上CGMMV的分布及危害。所调查的10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CGMMV影响,其中稻田镇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达49.64%;光皮黄瓜受害较带刺黄瓜严重;全年病毒高发期集中在5—8月,6月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63.33%;黄瓜上发病最为严重的生育期是成熟期。分析原因除品种抗性差异外,温、湿度及个人管理模式等因素有利于CGMMV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合理降温和加强管理可减轻CGMMV的危害。 任春梅 罗桂火 朱云 杨柳 缪倩 陆芳 程兆榜关键词:黄瓜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发病率 生育期 一种用于葫芦科作物的针刺接种病毒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葫芦科作物病毒及其病毒衍生物的接种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可通过摩擦接种葫芦科作物的病毒、相应病毒的侵染性克隆和改造过的病毒载体,整个操作仅在穴盘中完成,通过针刺接种,实现病毒有... 杨柳 程兆榜 任春梅 陆芳 缪倩文献传递 一种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涉及植物病毒病害检测诊断技术领域。包括:C8F和C8R、Z10F和Z10R’,探针C8P、Z10P’。本发明与其他等温扩增技术相比较,更加简单方... 杨柳 任春梅 缪倩 陆芳 程兆榜 季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