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龙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学
  • 1篇学校教育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义务教育均衡
  • 1篇应试
  • 1篇应试教育
  • 1篇知识
  • 1篇职权
  • 1篇施暴
  • 1篇施暴者
  • 1篇试教
  • 1篇受害者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知识
  • 1篇小学科学
  • 1篇教学探究
  • 1篇教育不公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刘庆龙
  • 1篇韦薇
  • 1篇王晓红

传媒

  • 2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福建教育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试教育中的教师:被当成“施暴者”的“受害者”被引量:6
2017年
应试教育中的教师被规训为"为考试而教"的工具,"满堂灌输""题海战术"等现象让外界给教师贴上了"应试教育的‘施暴者’"的标签。"施暴"行为客观上来说为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机会,是教师在当下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取材的教育环境下的无奈选择,不应当大肆批判。同时,功利性的考试竞争也让教师成为"受害者",伴随着频繁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教师的教学理想和职业幸福也难寻踪影。要摆脱"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状态,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累积教学经验与智慧,践身教育理想,积极寻求改变。
刘庆龙
关键词:应试教育教师施暴者受害者
“不在一起”的教育共同体
2016年
所谓教育共同体,就是"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体联合"。广义上的教育共同体指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方合作,但因为与家庭和学校相比,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影响不那么显著,因此,狭义上的教育共同体可以特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不幸的是,从我国现况来看,这种教育共同体是不完善的。
刘庆龙王晓红韦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传统教育文化知识孩子成长
班干部制度走到尽头了吗被引量:2
2017年
班干部滥用职权、占用教育资源引起不公等问题引发了一股"取消班干部制度"的浪潮。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师生对班干部制度的错误认识,而不在制度本身。因此,取消班干部制度并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也不能改变教育的不公。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更良好的班干部制度,老师需要加强对班干部制度的管理,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服务意识。
刘庆龙
关键词:班干部制度滥用职权教育不公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的探讨——以厦门市为例
2017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为了树立全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现阶段这一目标可具体细化为: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刘庆龙
关键词:公平
从公开课看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模式化”现象
2017年
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探究"几乎是近年被提得最多的一个词,也是科学教学改革一直紧扣的主题。然而,如今不少科学课堂上都出现一种探究"模式化"的现象。在课堂导入上,不切实际地套用导入模式,很少考虑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环节,只重视是否完成实验,忽视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考与创新。如此僵化的科学课探究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科学素养很难得到提高,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通过培训与教师人才补充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刘庆龙
关键词:科学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