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鑫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室指标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关联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定量评估6项实验室指标与川崎病(KD)急性期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联性,以期为早期判别KD并发CAL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图书馆、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6项实验室指标(WBC、Hb、PLT、CRP、ESR和ALB)与KD并发CAL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以End Note X7软件管理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NOS量表评估纳入文献偏倚风险。提取各实验室指标与CAL关联的经多因素分析调整的OR及其95%CI,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 12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入Meta分析,纳入4 900例KD患儿,发生CAL 1 256例。NOS量表评估结果,8篇文献评为7分,4篇文献评为6分。WBC、Hb、PLT、CRP、ESR和ALB与CAL相关性的Meta分析分别纳入2、3、8、3、4和5篇文献。WBC、Hb、CRP和ESR与CAL的发生无显著关联,OR(95%CI)分别为0.32(0.02-4.91)、0.94(0.88-1.01)、1.11(0.97-1.26)和1.09(0.98-1.20)。PLT和ALB与CAL的发生相关,随机效应模型汇总的OR(95%CI)分别为1.020(1.001-1.039)和0.87(0.80-0.95)。结论 KD急性期ALB降低和PLT升高为发生CAL的危险因素。
- 周雪晴罗亚玲周天津黄仕鑫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血小板白蛋白META分析
- 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认知模型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根据川崎病临床生物指标,结合贝叶斯方法,建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贝叶斯模型,对川崎病并发CAL的认知模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784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贝叶斯模型。结果 784例患儿中356例(45.4%)并发CAL,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热程、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是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影响因素(P<0.05)。贝叶斯模型的灵敏度为58.1%,特异度为74.4%,符合率为71.6%。结论川崎病并发CAL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发病年龄、热程、PLT、Hb、CRP、Alb,利用贝叶斯模型提高了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灵敏度。
- 周雪晴宋萍黄仕鑫罗亚玲
- 关键词:川崎病贝叶斯定理认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