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丽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烧伤
  • 2篇护理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增生
  • 1篇肢体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 1篇软坚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患者
  • 1篇烧伤瘢痕
  • 1篇深度烧伤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湿敷
  • 1篇素质教育
  • 1篇通络
  • 1篇通络中药
  • 1篇中药

机构

  • 4篇嘉兴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孙春丽
  • 2篇于恩光
  • 2篇杨秀芹
  • 1篇苏玉娟
  • 1篇李燕萍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肢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新型肢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烧伤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3M弹力胶贴固定,观察组采用新型肢体引流管固定装置,比较两组引流管滑脱率、材料过敏率、更换胶贴间隔时间,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未发生引流管滑脱、材料过敏,对照组引流管滑脱15.0%、材料过敏率17.5%;更换胶贴间隔时间观察组为(4.6±1.8)天,长于对照组的(1.6±0.7)天;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率(90.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笔者设计的新型肢体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满意,有效降低了引流管滑脱率、材料过敏率,延长更换时间,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且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
金敏艳于恩光汤晓丹杨秀芹孙春丽魏绪旺
关键词:引流管肢体烧伤
综合性护理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年
对综合性护理在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吉祥鸟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搓死,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术后治疗依从性、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感染、尿潴留、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孙春丽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
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面部深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面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抗瘢痕治疗,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外用,3次/d,观察组采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观察患者瘢痕增生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VSS评分分别为(2.48±0.51)、(1.48±0.65)、(0.88±0.67)分,均低于对照组(2.40±0.50)、(1.92±0.57)分、(1.40±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硅酮凝胶,应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金敏艳杨秀芹魏绪旺孙春丽苏玉娟汤晓丹王丽于恩光
关键词:深度烧伤湿敷瘢痕增生
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
2016年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现有的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升高的需求;另外,医疗费用高,患者压力大,多数医院年轻护士比例高,责任心和人文素质相对较差等因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成为护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就医学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进修分析与研究。
李燕萍孙春丽
关键词:护理人员人文素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