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卫
-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
- 程勇卫周少明周建利蔡华波
- 双气囊小肠镜在儿科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估双气囊小肠镜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9年4月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儿,男31例、女13例,平均年龄(9.64±3.36)岁(2岁9个月~15岁),平均体质量(34.91±15.10)kg(12.6~65 kg);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腹痛16例、腹泻2例、P-J综合征1例。25例患儿检出病变,其中年龄<6岁的7例患儿中4例检出病变。25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16例检出病变,16例腹痛患儿中8例检出病变,2例腹泻患儿中1例检测病变。检出病变包括回肠憩室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非特异炎症(充血、糜烂、溃疡)3例。所有患儿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均未出现穿孔、严重出血及麻醉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儿童小肠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且安全。
- 苟静周少明王朝霞代东伶蔡华波朱忠生曾祥士程勇卫白大明张朋
-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儿童
- 儿童肝脏肿瘤1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儿童肝脏肿瘤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17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肝脏肿瘤患儿158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158例肝脏肿瘤患儿以1岁内儿童多见(113例,71.5%)。肝脏良性肿瘤89例(56.3%),第1位是血管瘤54例,其次是婴儿肝血管内皮瘤18例;恶性肿瘤69例(43.7%),第1位是肝母细胞瘤55例;其次是肝细胞癌7例;随着年代增长,恶性肿瘤患者随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脏肿瘤以1岁内儿童多见。肝脏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常见,一般无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AFP正常;儿童肝脏恶性肿瘤以肝母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肝细胞癌,临床表现为腹胀、腹块、纳差、腹痛、体质量减轻、贫血、肝酶升高、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随着年代增长,恶性肿瘤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呈下降趋势。
- 程勇卫周少明周建利郑树芳
- 关键词:肝脏肿瘤儿童
- 25例儿童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和细菌学分析
- 周少明王红梅蔡华波代东伶程勇卫曹琳
- 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胆汁淤积患儿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转归情况。结果:175例胆汁淤积患儿病因分析示胆道闭锁为42例,死亡19例,肝移植恢复良好4例,肝硬化等待肝移植8例,葛西手术后恢复良好5例,失访6例;胆管发育不良2例均恢复良好;先天性胆管扩张2例均恢复良好。CMV感染29例均恢复良好。遗传代谢性疾病16例,其中Citrin蛋白缺陷病13例,恢复良好10例,失访2例,死亡1例;酪氨酸血症3例,恢复良好1例,失访1例,肝硬化等待肝移植1例。TPN相关性胆汁淤积4例均恢复良好。病因未明80例,恢复良好79例,失访1例。临床特点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常伴有粪便颜色改变、肝脾肿大等,常合并肺炎、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病因较多,早期诊治,预后更好。
- 周建利周少明程勇卫朱忠生蔡华波代东伶
- 关键词:婴儿胆汁淤积病因预后
- 儿童消化道异物19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探讨合适处理儿童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9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例患儿男孩构成比显著高于女孩(P〈0.05),婴幼儿组(5个月-3岁)构成比显著高于学龄前期组(〉3-6岁)与学龄期组(〉6-12岁)(P〈0.05)。179例(88.9%)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20例(11.1%)患儿有明显临床表现;钝性异物132例(66.33%),锐性异物67例(33.67%);异物位于食管6例(3.0%),胃183例(92.0%),十二指肠6例(3.0%),肠道4例(2.0%)。钝性异物自行排出103例(78.0%),胃镜取出26例(19.7%),手术治疗3例(2.3%);锐性异物自行排出33例(49.2%),胃镜取出30例(44.8%),手术治疗4例(6.0%)。结论食道异物建议胃镜取出,在胃或十二指肠异物,无临床症状的小型钝性异物建议首先保守治疗;锐性异物在胃镜取出安全情况下,建议胃镜取出;肠道异物,建议先保守治疗,动态观察,必要时手术治疗。
- 程勇卫周少明蔡华波朱忠生代东伶周建利田树凤
-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儿童
- 母乳性黄疸患儿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BMJ)患儿的肠道菌群情况。方法采用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16例BMJ患儿及16例正常婴儿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结果 BMJ组与对照组中样品菌种丰度及菌群种类总的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部分菌种上有差异,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及多形拟杆菌在BMJ组中较对照组少(P<0.05);在菌群基因的功能通路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糖合成和代谢基因功能通路中,BMJ组比对照组表达较少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J患儿肠道菌群的种类、丰度与正常同龄婴儿总体上差异不大,在菌种上有部分差异,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及多形拟杆菌在BMJ患儿肠道中含量较少,可补充双歧杆菌、拟杆菌制剂使BMJ患儿的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在基因功能通路表达上,BMJ患儿与正常同龄婴儿有显著差别,特别是糖合成和代谢通路,可深入研究。
- 周建利周少明王明帮程勇卫代东伶蔡华波朱忠生邹瑜丁娟
-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
- 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
- 程勇卫周少明周建利蔡华波
- 婴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
- 目的:了解婴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治婴儿消化道出血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3年来经我科收治的207例消化道出血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点,并电话...
- 周建利周少明王朝霞朱忠生程勇卫
- 关键词:婴儿消化道出血病因预后
- 文献传递
- 一例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2型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1例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2型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化改变以及遗传性特征。方法对患儿的l晦床表现、血生化及肝脏病理特点、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患儿于出生后3天出现黄疸,不伴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后期出现肝脏增大、凝血功能障碍、左耳蜗神经损伤、肝硬化、明显生长发育滞后。血清生化检查显示胆红素、转氨酶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及总胆汁酸正常;超声显示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肝内胆管显影良好,胆道通畅;肝脏病理示胆汁淤积。基因检测提示患儿携带AKR1D1基因纯合突变。结论新生儿期出现黄疸,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胆汁酸及γ-谷氨酰转肽酶正常或降低时,需警惕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的可能性,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有条件者可进行尿液质谱分析,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 刘嘉琪周少明周建利苟静程勇卫蔡华波代东伶
- 关键词:基因突变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