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然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通督调神针法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MAPK/ERK信号通路在通督调神针刺法,干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IRI),缺血2 h,选用Zea-Longa评分评判造模成功与否,将符合标准的纳入实验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电针组;假手术组仅剥离颈动脉,不进行栓塞。电针组对大鼠选取“百会”“印堂”和双侧“足三里”进行干预(4 Hz/20 Hz,15 min,1次/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仅予同等时间捆绑。7 d再次对各组大鼠进行Garcia J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取材;采用伊文思蓝染色法(Evans Blue,EB)检测各组大鼠BBB损伤程度;采用2,3,5-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脑梗死面积评估各组大鼠脑损伤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的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PK/ERK信号通路中p-p38 MAPK、p-ERK1/2蛋白含量及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ZO-1、Claudin-5、Occludin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血脑屏障通透率升高(P<0.01),海马组织结构明显异常,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ERK1/2、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P<0.01),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血脑屏障通透率降低(P<0.01),海马组织病理程度明显减轻,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p-ERK1/2、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损伤。
- 李佳欣张小卿胡楠董佳梓隋月皎隋月皎江静陈怡然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MAPK/ERK信号通路血脑屏障
- 沈阳现代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研究
- 2016年
- 沈阳地区针灸发展繁荣,以徐笨人、王耀斌、侯升魁为代表的医家在临床和科研上建树丰富。作者归纳论述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和个人著述,通过研究发现,他们在学术上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分析探讨沈阳现代针灸名家的学术经验,对于针灸医学的学习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陈怡然马铁明
- 关键词:针灸名家
- 辨证保健理论指导下对中医肾虚证的认识被引量:1
- 2022年
- 肾虚证是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然而目前对肾虚证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亚健康状态下肾虚证的证候特点及分类,含补肾类中药保健食品所属中医证型及亚健康状态肾虚证辨证保健的实践应用均有待厘清。文章围绕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型——肾虚证,探讨从肾辨证保健的理论基础,创新性应用“异疾同健”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下肾虚证的证型特点及含中药类保健食品的保健法则,探索“疾证结合”“同疾异健”方法在骨质疏松前期、高血压前期、睡眠障碍及记忆减退肾虚证辨证保健方面的实践应用,为亚健康状态肾虚证调理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其他证型的辨证保健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
- 陈怡然冯秀芝孙悦王智民吴继雷姜开运任艳玲
- 关键词:治未病肾虚证
-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生6个月以上,患者经过积极有效地治疗后,仍遗留某些不适症状或体征,统称为中风后遗症。针灸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刺、灸法、刺络放血、穴位贴敷、穴位埋针等多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通过检索、梳理近些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文献资料,探讨针灸对中风后遗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期望为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及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开拓新思路。
- 刘畅陈怡然张小卿苏妆
-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刺灸法
- 化瘀祛痰方调节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改善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小体活化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化瘀祛痰方组,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对照。造模结束次日各组开始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等容积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混悬液2.275 mg/(kg·d),化瘀祛痰方组采用化瘀祛痰方,生药量为20 g/(kg·d),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和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线粒体DNA(mtD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细胞肿胀,排列紊乱,出现大量脂肪空泡,脂质沉积明显;p-AMPK、SIRT1、PGC-1α、Tfam蛋白表达降低,NLRP3蛋白表达升高(P<0.05);mtD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IL-1β、IL-18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化瘀祛痰方组TG、TC、LDL-C水平降低(P<0.01);肝细胞结构有所恢复,少见脂肪空泡,脂质沉积现象改善明显;两组p-AMPK、SIRT1、PGC-1α、Tfam蛋白表达升高,NLRP3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mtD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两组血清IL-1β、IL-18水平降低(P<0.01)。4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可通过AMPK/SIRT1/PGC-1α�
- 陈怡然贾连群宋囡曹慧敏陈丝于宁吴瑶王杰王杰
- 关键词:脂质沉积
- 高血压阴虚证大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高血压阴虚证大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的潜在机制。方法10只SPF级WKY大鼠作为对照组,20只SPF级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阴虚证组,每组10只。高血压阴虚证组大鼠给予温燥药物灌胃复制阴虚模型,药物组成有淡附片、肉桂、吴茱萸等比例混合,煎煮浓缩药液含生药1 g/mL,按照1 mL/100 g浓度灌胃30 d。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细胞焦亡相关因子NLRP3、IL-1β、Caspase-1及GSDM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阴虚证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高血压阴虚证组损伤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和高血压阴虚证组主动脉组织NLRP3、IL-1β、Caspase-1及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与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阴虚证组主动脉组织Caspase-1、GSDMD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高血压阴虚证组主动脉组织NLRP3、IL-1β、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结论高血压阴虚证大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程度更显著,血管内皮损伤更严重。
- 李思佳贾连群战丽彬宋囡陈怡然王欣欣曹慧敏陈丝王建波王群
- 关键词:高血压阴虚证
- 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含量及Glu/GABA比值影响机制的探究被引量:47
- 2022年
- 目的以西药地西泮作为对照,探求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对失眠SD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递质含量及Glu/GABA比值影响的研究;以期探索针刺治疗失眠机制的作用及有效性,为今后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地西泮)、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诱导构建失眠大鼠模型。针刺组施以电针三阴交、神门、内关,频率60 Hz,强度1 mA,10 min/次,西药组施以地西泮灌胃治疗(0.92 mg/kg),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仅予相同时间的捉抓刺激。干预6 d后,采取酶联免疫法测量5-HT、GABA含量,葡萄糖测定法测量Glu含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西药组对失眠均有疗效;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下丘脑5-HT含量明显减少(P<0.01);Glu增长显著;GABA含量明显减少;相比模型组,针刺组下丘脑5-HT、GABA含量显著增多,Glu含量减少,呈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提升5-HT、GABA水平而减少了Glu水平,使各指标切近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更有效于西药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Glu/GABA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在治疗失眠时,可能通过调节Glu/GABA-Gln代谢通路,提升失眠大鼠下丘脑5-HT、GABA的水平,并降低Glu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揭示针刺是通过升高抑制性神经元水平来调节兴奋/抑制的动态平衡,从而优化睡眠结构。
- 刘丽莎董宝强刘旭来于本性苏妆王淑娟白增华陈怡然张妤金毅轩马铁明
- 关键词:失眠针刺GLUGABA
- 现代针灸服务模式探讨被引量:5
- 2016年
- 从针灸服务模式的概述入手,结合现代针灸服务模式的现状,分析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变革针灸服务模式的方案与措施。通过变革针灸服务模式,可有效改善现阶段针灸临床服务存在的问题与限制,对针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陈怡然马铁明
- 关键词:针灸
- 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Fas/FADD/Caspase-8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模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胱天蛋白酶-8(Caspase-8)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8周龄NOD.H-2h4小鼠120只,其中100只饲以高碘水(0.05%NaI)喂养,8周后制成AIT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4.78、9.56、19.12 g·kg^(-1))、西药(硒酵母片)组(3.033×10^(-5) g·kg^(-1)),每组20只,另设20只空白组小鼠。依据分组连续给药8周后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甲状腺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甲状腺组织中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Fas、FADD、Caspase-8、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cleaved)Caspase-8、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组织Fas、Caspase-3蛋白定位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荧光显微镜下凋亡细胞阳性表达较多,Fas、FADD、Caspase-8、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荧光显微镜下甲状腺凋亡细胞阳性表达减少,Fas、FADD、Caspase-8、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有效改善AIT小鼠甲状腺细胞凋亡,改善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as/FADD/Caspase-8信号通路有关。
- 李晓晖赵卓陈怡然曹慧敏陈丝王智民高天舒刘子玉杨潇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炎性因子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腰(L)4-L5脊髓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表达的影响,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炎性反应、神经修复的影响和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频组、高频组,每组12只。采用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大鼠模型。低频组、高频组针刺"环跳"穴,并分别给予2 Hz、100 Hz不同频率的电针干预,留针15 min,1次/d,连续14 d。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HE染色法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坐骨神经中IL-1β、IL-6、TNF-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FI显著下降(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雪旺细胞增多、肿胀,轴突、髓鞘崩解;坐骨神经中IL-1β、IL-6、TNF-α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脊髓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组、高频组SFI显著升高(P<0.01),低频组较高频组升高更显著(P<0.01);HE染色显示神经纤维数量增多、排列紊乱程度减轻,雪旺细胞减少,并且上述病理改善程度低频组优于高频组;坐骨神经中IL-1β、IL-6、TNF-α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脊髓中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低频组坐骨神经中IL-1β、IL-6、TNF-α阳性表达及脊髓中NF-κB蛋白表达较高频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电针刺激"环跳"穴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和NF-κB蛋白表达,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修复受损坐骨神经,并且低频电针优于高频电针。
- 何青璇潘斯腾陈怡然马铁明
- 关键词:电针坐骨神经损伤炎性因子肢体运动核转录因子ΚB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