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林
- 作品数:16 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肠合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探微被引量:1
- 2018年
-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脾心痛、胃心痛、结胸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毒瘀互结,通腑泄下法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肠关系密切,故可从肺、肠论治。“肺肠合治法”能加强一身气机调畅,增强各脏腑功能的协同性,与通腑泄下法相契合,以其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对胰腺、肺、肠中炎症因子、P物质、胆囊收缩素的研究则为探讨“肺肠合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思路。
- 秦松林党琳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从肺肠合治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20
- 2019年
- 肺肠合治法来源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肺和大肠在经脉上相互络属,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肺肠合治法契合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中西医理论基础,且血管活性肠肽、肠道菌群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等从分子层面也论证了其相关性。治疗当从肺肠合治出发,采用清热利湿、宣肺通腑,温中涩肠、补肺疏肝,调肺畅中、行瘀解毒等方法,畅肺肠之气,补肺肠之虚。
- 党琳秦松林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 从伏邪学说探讨硬皮病的治疗思路被引量:10
- 2017年
- 本文从伏邪学说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痰、瘀和毒是本病的内生伏邪,肺络是伏邪流窜的主要通路,阳虚寒凝是内生伏邪的主要机制,其与肺、脾及肾脏失调密切相关。治疗上以"化伏"为原则,通补肺络为先,佐以温肾健脾,贯以活血化瘀解毒,还需结合脏腑辨证与临床分期。
- 秦松林李绍林张晓娜张艳青魏敏惠
- 关键词:伏邪学说硬皮病
- 直肠癌肺转移的中医病机探微被引量:6
- 2018年
- 肺脏是直肠癌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探析直肠癌肺转移的发病机制对肺转移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肺肠生理病理特点,笔者认为正气亏虚是直肠癌肺转移的根本原因,痰、瘀、毒是导致转移的主要诱因,而癌毒"传舍"与痰毒、瘀毒流注是肺转移的基本途径。临床治疗当以补虚扶正为主,兼用清热解毒、泄浊散结、活血祛瘀等法开通络脉,祛除大肠癌毒。
- 秦松林党琳
- 关键词:直肠癌肺转移中医病机
- 从“玄府”新视角论治结节性红斑被引量:8
- 2017年
-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且易反复。今笔者从"玄府"这一视角切入,认为风、湿、热等外邪侵袭素虚之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玄府郁闭"是其基本病机,痰、瘀、毒为主要病理产物。治疗当以"开通玄府"为根本治则,灵活运用"上宣开玄,消中开玄,下利开玄,祛瘀解毒开玄兼调和气血"四法。
- 秦松林胥冰李绍林
-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开通玄府
- 浅谈糖尿病中医治疗的部分治法
- 2017年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很多,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的发展速度堪比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非传染病类最具流行性的疾病。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中医在治疗此病时注重整体观念,可根据患病时间长短以及病情轻重程度进行鉴别治疗,并根据疾病主症所涉及的脏腑将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提出主要病变脏腑为肺、胃、肾,并且从全身综合性的进行治疗。本文将谈及一些关于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预防调护。
- 秦松林魏敏惠
-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治疗
- 浅谈针灸对神经系统调节作用机制
- 2017年
- 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献报道与日俱增,出现了多种针法流派以及结合新技术的研究方案。本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介绍了目前常见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了头针、腹针与体针,这些方法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都有相当好的疗效,但也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掘的空间。关于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思路,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进行了介绍,目前的研究证明针灸对于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新式的技术被应用于研究中,但是在研究思路上比较单一,需要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 秦松林张晓娜
- 关键词:针灸神经系统
- 张景岳从阴阳辨治咳嗽思想探微被引量:2
- 2017年
-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论治疾病时首重阴阳,主张阴阳为八纲辨证的总纲,其在咳嗽的论治中也始终体现着这一精神。今结合临床,对张景岳辨治咳嗽的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将其所体现的阴阳观进行剖析,以启发思维,服务临床。
- 秦松林李绍林
- 关键词:咳嗽阴阳理论辨证论治
- 从脾阴虚辨治干燥综合征被引量:19
- 2019年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学在治疗本病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稳定,优势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脾阴虚的角度,探讨了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结合实验研究,从侧面论证其合理性。认为从脾阴虚辨治干燥综合征的基本治法为育阴增液化津、益气养阴生津、化瘀解毒通津及用药规律为首用酸甘柔润,伍以甘寒育阴,合以辛散升发,为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 党琳秦松林晁旭
- 关键词:脾阴虚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基本治法用药规律
- 柴芩承气汤对L-Arg诱发SAP并发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 目的: 本实验通过L-Arg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小鼠模型,研究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观察柴芩承气汤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并发的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 秦松林
- 关键词:柴芩承气汤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