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安民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卒中
  • 9篇脑卒中
  • 7篇康复
  • 6篇上肢
  • 5篇上肢功能
  • 5篇偏瘫
  • 4篇偏瘫患者
  • 4篇肩部
  • 3篇低强度激光
  • 3篇卒中患者
  • 3篇下肢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老年
  • 3篇肩痛
  • 3篇关节
  • 3篇儿童
  • 2篇韧带
  • 2篇韧带重建
  • 2篇韧带重建术
  • 2篇术后

机构

  • 21篇南通市第二人...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21篇陆安民
  • 19篇胡永林
  • 14篇肖玉华
  • 9篇宋新建
  • 9篇马颖
  • 5篇卢红建
  • 4篇朱红梅
  • 3篇王晓铃
  • 2篇沈晓明
  • 2篇黄杨
  • 1篇刘苏
  • 1篇李明娣
  • 1篇丁冬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强度激光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观察
胡永林卢红建肖玉华沈晓明陆安民华永萍
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及上肢功能的效果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观察肩部控制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对照组采用肩部控制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数字表法(NRS)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后NRS和FMA-UE评分显著改善(|t|>7.898,P<0.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337,P<0.05)。结论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能显著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
胡永林马颖窦超陆安民江小鸽宋新建肖玉华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痛
低强度激光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脑卒中后2周到3月,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5.1%~67.0%[1-2]。肩痛不仅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而且可致情绪低落,进而降低病人康复训练的兴趣和能力,严重阻碍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尤其对老年脑卒中病人影响更甚。
胡永林肖玉华陆安民华永萍黄杨
关键词:低强度激光肩部SHOULDER肩关节半脱位良肢位摆放
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数字OT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M 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对其ADL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华永萍胡永林陆安民施敏华肖玉华赵磊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一种经颅磁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刺激点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颅磁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刺激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帽、魔术贴颈带和卡座,所述定位帽的外表面沿竖直纵向均匀设置有纬线条,且定位帽的外表面沿水平横向均匀安装有经线条,所述经线条与纬线条的交叉处均安装有标记块...
华永萍陆安民马颖王晓铃胡永林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儿童上肢功能训练组合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童上肢功能训练组合平台,包括支撑板、横杠和气垫船,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安置有升降台,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表面安置有竖板,所述横杠固定于竖板的上方,且横杠的外侧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
华永萍胡永林马颖陆安民
文献传递
偏瘫患者上肢作业治疗联合电针疗法临床疗效分析
2016年
探讨偏瘫患者上肢作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 例偏瘫患者上肢均进行作业治疗,实验组增加电针治疗,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均有改善(P <0.0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作业疗法能够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活动能力,联合运用电针治疗较单纯作业治疗具有优势。
陆安民马颖沈晓明李明娣华永萍丁冬
关键词:偏瘫作业疗法上肢功能电针疗法
一种下肢康复科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科护理装置,包括轮椅,所述轮椅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轮椅的另一侧安装有辅助垫,所述辅助垫的两侧均安装有扶手,其中一个所述扶手的上端面安装有按钮,所述轮椅的两侧均安装有轮胎,所述轮椅的内侧安装有压...
陆安民
文献传递
平衡促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胡永林肖玉华卢红建宋新建朱红梅陆安民
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训练(RAT)联合神经松动术(NM)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RAT组(n=27)、NM组(n=28)和联合组(n=27)。4组患者均进行上肢常规作业治疗,在此基础上,RAT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NM组增加神经松动术治疗;联合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和神经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中国香港版)(FTHUE-HK)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分别检测屈肘、伸肘时最大等长收缩(MIVC)位置下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记录积分肌电值(iEMG),并计算协同收缩率(CR)。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MAS、FMA-UE、FTHUE-HK、MBI、iEMG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相应治疗后,除肱三头肌CR以及对照组中的肱二头肌CR和肘伸展MIVC肱二头肌iEMG外,其余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除MAS、肱三头肌CR外,其余上述指标总体均数或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RAT组、NM组和联合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RAT联合NM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张力,有效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永林胡永林马颖马颖陆安民肖玉华宋新建
关键词:上肢功能脑卒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