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振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Fe^(2+)浓度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为分析掺杂元素对微弧氧化膜热控性能的影响,获得更高太阳吸收比和发射率的热控膜层,采用磷酸盐体系、Fe^(2+)盐添加剂制备了微弧氧化(Micro anodic oxidation,MAO)膜,并研究了不同浓度Fe^(2+)盐添加剂对MAO膜层热控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MAO膜微观结构,结合EDS、XRD,分析了Fe^(2+)浓度对MAO膜层微观形貌、膜层成分、相组成、耐盐雾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2+)进入了膜层,Fe元素含量随着添加剂中Fe^(2+)浓度升高而增加,太阳吸收比和发射率均先升后降,且在Fe^(2+)浓度为20 g/L时出现峰值0.89和0.83;掺杂Fe^(2+)进入膜层生成Fe3O4,显著提高了MAO膜的热控性能和耐盐雾性能;Fe^(2+)浓度在20 g/L时微弧氧化膜具有优异的热控性能(其太阳吸收比达αS0.89、发射率达εH0.83)和耐盐雾腐蚀性能。
- 文陈郝雪龙崔庆新白晶莹张立功李思振
- 关键词:微弧氧化盐雾腐蚀
- 黑色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9
- 2016年
- 利用二次微弧氧化法,通过在磷酸盐体系的电解液中添加柠檬酸铁,在AZ40M镁合金基底表面成功制备了黑色的微弧氧化膜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黑色膜层的形貌和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黑色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结果显示,黑色膜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镁,同时伴随着一定量的铁氧化物,包括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单质铁。因此镁基底表面黑色膜层的形成可归因于柠檬酸铁中的铁离子在成膜过程中参与反应形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单质铁混合物,并均匀地沉积在氧化膜中。
- 白晶莹李思振郑大江张立功冯立崔庆新王景润姜文武林昌健
- 关键词:微弧氧化磷酸盐镁合金
- 一种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
- 一种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涉及一种传感器。提供一种可在现场同时监测混凝土碳化、Cl<Sup>-</Sup>浓度、钢筋腐蚀状态及腐蚀速度等腐蚀电化学参数的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及其制备...
- 林昌健董士刚杜荣归李兰强李思振胡融刚
- 文献传递
- 锌铋合金电极在强碱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能源材料,由于其具有储量丰富、电极平衡电位负、比能量高、可逆性好、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作碱性一次和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锌作为能源材料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 李思振
- 关键词:电化学反应电极过程
- 文献传递
- 锌铋合金电极在溶胶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5
- 2009年
- 锌电极的自腐蚀速率,持续放电下的阳极溶解速率和电极钝化的难易程度是碱性电池性能的重要电化学参数.本文应用线性极化、恒流放电等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了电解液中添加Carbopol树脂以及电极中添加Bi对锌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应用金相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锌电极和锌铋合金电极浸蚀及放电后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的Carbopol树脂可明显提高电极的极化电阻,显著降低电极的自腐蚀速率;阳极的溶解电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正移,阳极过电位显著增大且大电流密度放电时较明显促进电极钝化.锌电极中添加一定量的Bi对改善电极表面氧化物膜的沉积形貌和电极表面固液界面的传质条件,减小电极的自腐蚀速率,抑制电极自腐蚀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 李思振孙岚胡融刚王志林章小鸽林昌健
- 关键词:钝化
- Fe2+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性能影响研究
- 合金是目前航空航天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通常通过MAO提高铝合金的耐磨、耐蚀并改善其焊接性能,而在航天应用过程中,微弧氧化可制备高发射率、中发射率、高吸收-发射比热控涂层及中吸收-发射比热控涂层,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环境稳...
- 文陈曹克宁崔庆新白晶莹张立功李思振华筝宋宝伟
- 关键词:微弧氧化热控发射率
- 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演变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镁合金黑色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氯离子作用下的腐蚀演变行为。方法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分析不同微弧氧化膜试样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演变过程。采用电化学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和拟合,结合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膜层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经微弧氧化的镁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7.7μA/cm2,自腐蚀电位为-1.464V;经微弧氧化后,试样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至0.09μA/cm^2,自腐蚀电位下降至-1.628V。添加剂加入后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相比于镁合金基体,其耐蚀性能提高,且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耐蚀效果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添加剂质量浓度在10g/L时制备的膜层具有最好的防腐效果。镁合金微弧氧化热控膜层在NaCl溶液中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腐蚀性离子进入多孔膜层,引起界面熔融层变化;二是MgO与水分子反应造成内层膜更加致密,阻抗有所增加;三是腐蚀溶液接触到部分镁合金基底,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楔形效应,引发裂纹,最终导致局部腐蚀失效。结论微弧氧化提高了膜层的耐蚀性能,其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可分为介质进入孔内、水合反应和局部腐蚀三个阶段。
- 张立功文陈李思振冯立白晶莹崔庆新王景润
- 关键词:微弧氧化镁合金NACL
- 一种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
- 一种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涉及一种传感器。提供一种可在现场同时监测混凝土碳化、Cl<Sup>-</Sup>浓度、钢筋腐蚀状态及腐蚀速度等腐蚀电化学参数的用于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多功能传感器及其制备...
- 林昌健董士刚杜荣归李兰强李思振胡融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