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洁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文化
  • 3篇文化创意
  • 3篇建筑
  • 3篇教学
  • 3篇杭州文化
  • 2篇秩序
  • 2篇文化创意产业
  • 2篇聚落
  • 2篇聚落形态
  • 2篇建筑设计
  • 2篇创意产业
  • 1篇当代文化
  • 1篇信息环境
  • 1篇悬念
  • 1篇学习主动性
  • 1篇设计基础课
  • 1篇设计教学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主动性

机构

  • 10篇浙江工业大学
  • 9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0篇王宇洁
  • 9篇仲利强
  • 2篇贺文敏
  • 1篇王竹
  • 1篇吴涌
  • 1篇赵淑红

传媒

  • 8篇建筑与文化
  • 1篇新建筑
  • 1篇城市规划

年份

  • 7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涌现秩序与乡村形态演化机理被引量:10
2017年
由于具有自适应特性,乡村在时间和空间过程中均表现出日趋丰富的形态特征,系统中涌现秩序凸显。乡村涌现秩序的生成需要内外驱动力间的互动,增长曲线的峰值决定了乡村人的空间需求与自然环境、行为模式和文化传统子系统之间的最优均衡关系。乡村设计的实质是调控和引导这三组均衡关系以增强涌现秩序的自组织发展和有效配置要素能力。
仲利强王宇洁王竹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变迁与要素整合机理研究
2017年
文章通过解析杭州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要素的整合机理,进而揭示地域空间发展格局。研究表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环境经历了启动、快速发展和品牌建设三个阶段,内外制度要素之间由竞争、互动走向整合,保持地域禀赋的要素配置格局相对于全球化范式的弹性适应能力,是政策创新与建构地方制度整合机制的关键。
仲利强王宇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通识教育视野下建筑设计类设计课教学评价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上世纪末期,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建筑设计类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即学生在入校完成基础学习后,根据设计课成绩进行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分流。如此做法引发学生、家长及校方等多主体对设计课成绩评定方法的争论:强调等级划分的传统评定方式能否适用于建筑设计学科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否适用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校情和生情,洞察建筑设计类设计课程评价演进,提出"数字影像记录袋"方法,以设计基础课为切入点,探索质性、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基于地方院校的案例实证与示范,进一步引导建筑规划专业课程评价的科学转变。
仲利强王宇洁
关键词:通识教育
基于微信息环境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设计基础课教学改革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步入信息时代,传统的建筑规划专业设计课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个性化、移动化、群体化的新学习需求,借助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软件优化原有教学组织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理想途径。立足于校情和生情,洞察专业设计课的教法演进,文章提出基于微信息环境的设计教学模式,以学生、学长组和教师等为参与主体,以设计基础课为切入点,通过BLOG专题、协作研讨、情境参与、学习组团和微评价等措施建构开放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基于地方院校的案例实证与示范,进一步引导建筑规划学科基础教学的科学转变。
仲利强王宇洁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评价与空间类型划分被引量:8
2017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全新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环境,而且身处地方社会独具的重叠和收缩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步入新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实践发展迅猛,但存在产品定位趋同与同质化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探索城镇地域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以外部全球化与内部地方性发展水平为双重线索,对长三角地区典型个案的发展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解析制度要素演进机理进而揭示地域空间发展格局。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增长需要内外要素间的互动,增长曲线的峰值决定了一个最优的"地方-全球化"要素配比。保持地域禀赋的要素配置格局相对于全球化范式的弹性适应能力是政策创新与建构地方制度整合机制的关键。地方性要素作用途径分异致使多样化空间载体涌现,因而需要地方政策采取不同策略进行引导。
仲利强王宇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变“等待”为“期待”——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路重构与实践
2016年
本文结合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实践,针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与学的脱节现象,剖析了悬念型和抽象型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要根据初学者的学习规律对现有的教学进行逆向重构。新的思路确定以建筑设计为主线串联所有教学环节,主动将问题抛向学生,帮助其尽早接触建筑设计并带动相关训练的推进,用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并增强课程的整体性和实效。
吴涌王宇洁赵淑红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路学习主动性
传统聚落形态演化路径解析被引量:1
2017年
人们通过各种建造活动不断改造聚居空间,并由此产生了指导建造行为的"传统"和"乌托邦"两种模式。传统聚落形态演化路径多是在这两种建造模式之间摇摆,建设实践既要利用"乌托邦"的计划有序性,又利用"传统"模式中无序性的机遇。
仲利强王宇洁贺文敏
关键词:聚落形态
聚落形态秩序研究概述
2017年
对于聚落空间信息的了解是形态秩序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多数研究从符号、区划及历史阶段等思路来分析,运用归纳、比喻、概括等方式表达秩序,研究保证了主体行为的目的合理性,但是并未将秩序中各要素间的连锁反映、模糊性及自组织性描述出来。
仲利强王宇洁贺文敏
关键词:聚落形态秩序
互动与关联——当代文化建筑空间形态创作研究
2017年
随着当代文化建筑职能的拓展,其建筑空间也不再止于自成一体,而是与其他因素密切联系以成为城市整体环境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了文化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联作用,并对使两者之间互动作用以构成舒适和谐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王宇洁仲利强
关键词:互动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及空间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随着城市新区的开发以及城市中心区传统产业的外迁和置换,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正日益受到城市决策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杭州为例,在分析目前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城市宏观层面的空间发展格局与发展的基本模式。
王宇洁仲利强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