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蕾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分子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亚家族
  • 1篇遗传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监测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受体
  • 1篇瞬时感受器电...

机构

  • 4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5篇叶蕾
  • 4篇孔丹莉
  • 4篇罗燕鸿
  • 2篇何玉清
  • 1篇丁元林
  • 1篇林娟娟
  • 1篇何小艺

传媒

  • 3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RPV3与皮肤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素受体亚家族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3,TRPV3)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其主要在人体皮肤角质细胞表达,在介导钙离子传递、影响表皮角质细胞增殖分化、参与炎症反应以及调节温度觉、痒觉和痛觉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RPV3与遗传角化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皮肤炎症和疼痛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揭示TRPV3基因在皮肤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叶蕾梁碧玉何玉清
关键词:皮肤功能
高表达lnc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为一类长度大于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可从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等3个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lncRNAs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并且其差异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和预后相关,提示lncRNAs的表达水平具有潜在的肿瘤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lncRNAs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正确评价lncRNAs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罗燕鸿叶蕾孔丹莉何玉清
关键词:肿瘤预后监测
子宫颈癌靶向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达到50万以上,死亡人数过半。相对于传统的化疗而言,肿瘤的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中特殊的分子进行的治疗,能特异性地与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具有专一性高、疗效好和毒副作用小等明显优越性,因此也将成为未来子宫颈癌治疗的主要趋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子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开发更好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和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叶蕾罗燕鸿孔丹莉何玉清
关键词:子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光动力疗法射频消融术
miRNAs 在不同级别宫颈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s , miRNAs )在不同级别宫颈癌中有明显差异性表达,并广泛参与了宫颈癌发生的各个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分析了85篇实验性文章中报道的不同阶段宫颈癌组织的 miRNAs 差异性表达谱,并将其分别归类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3级(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CIN 1-3)和宫颈癌4个病理分级中,为评价 miRNAs 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罗燕鸿林娟娟叶蕾孔丹莉何玉清
关键词:宫颈癌微小核糖核酸
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被引量:5
2016年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疾病。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的基因主要有 CDKAL 1、CDKN 2 A/2 B、TCF 7 L 2等,而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基因主要有 PPAR-γ、HHEX、KCNQ 1等。众多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基因及其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在世界范围内预防2型糖尿病的基本策略。
梁碧玉孔丹莉罗燕鸿何小艺师柔叶蕾何玉清丁元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基因多态性胰岛素抵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