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超

作品数:36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建筑科学
  • 6篇艺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建筑
  • 3篇主义
  • 3篇物质化
  • 3篇化生
  • 3篇公共空间
  • 2篇新唯物主义
  • 2篇预制
  • 2篇预制装配
  • 2篇人机协作
  • 2篇人文
  • 2篇人文主义
  • 2篇人工智能
  • 2篇人机
  • 2篇微空间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可视化
  • 2篇环境行为
  • 2篇机器人
  • 2篇集群

机构

  • 28篇同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苏黎世联邦理...

作者

  • 28篇闫超
  • 14篇袁烽
  • 2篇徐磊青
  • 2篇周渐佳
  • 1篇郝洛西
  • 1篇刘一歌
  • 1篇李翔宁
  • 1篇叶海
  • 1篇杨峰
  • 1篇李力
  • 1篇李力
  • 1篇李麟学
  • 1篇莫方朔

传媒

  • 11篇时代建筑
  • 3篇建筑学报
  • 2篇城市建筑
  • 2篇建筑技艺(中...
  • 1篇新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风景园林
  • 1篇艺术与设计(...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字化感知工具的公共空间行为“博弈”初探被引量:2
2024年
文章对公共空间中行为博弈的多重机制进行解析,揭示了人群行为作为空间形态要素的本质,分析了人群所构成的社会空间形态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原理。结合课程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感知工具开展的行为研究案例,阐述了基于空间占位和感官刺激的两种行为博弈模式,并将这两种模式拓展到人与物体、人与城市动物、人与智能机器三个不同的范畴,拓展了基于“空间-行为”的设计认知。
闫超李特
关键词:行为学公共空间行为博弈
面向集群弹性变形的离散建构设计研究
模块化生成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走向开放化的基础,其中离散建构是连通模块化构件几何与材料性能的关键。当前针对离散建构体系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基于固化的构件形式,探索静态条件下构件组合的材料性能。本研究从弹性材料性能切入,探索可弯曲...
李均宜裘梦盈闫超袁烽
关键词:材料性能集群行为
一个精简且可证的建筑数字化转型史被引量:4
2023年
对数字设计理论和数字化智能设计的历史进行阐述,并用一种源于查尔斯·詹克斯的图解方式进行呈现;重点关注插图中那些波动变化背后的史学意义,揭示数字工具和理论如何受到经济和设计文化兴衰的影响,以及如何随着技术创新的曲折发展和偶尔衰落而变化。
马里奥·卡尔波闫超
“新唯物主义”营造 从图解思维到数字建造被引量:11
2016年
文章通过梳理新唯物主义哲学、图解思维方法和数字化建造实践之间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在性能化目标的引导下,如何通过数字媒介整合建筑设计与建造流程,来实现建筑中新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基于"新唯物主义"营造的全新社会生产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构建当代中国建筑营造文化。最后,文章通过"内在逻辑的可视化"、"以流定形的迭代生成"以及"数字工厂协作生产"这三个"新唯物主义"营造的基本观点,力图体现数字建造中的新物质性哲学观念。
袁烽闫超
关键词:新唯物主义
具身形态学:基于身体行为的计算性几何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从建筑形式的具身性本质出发,分析了多重身体维度下行为规律与建筑空间几何的关联性。文章进一步聚焦计算性几何的范畴,通过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行为研究进行综述,对行为规律的“几何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案例,总结出从行为规律逆向推导建筑空间几何的计算性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基于“行为几何”的设计应用场景,拓展了基于建筑与身体关系的形态认知和操作边界。
闫超李特袁烽
关键词:建筑形式
论结构的身体隐喻——一个建筑学中的结构表达问题被引量:3
2020年
在当代关于建筑与结构关系研究的语境下,结构表达是建构空间体验的核心问题,而身体又是衡量结构表达的关键媒介。从建筑结构的具身感知出发,讨论了身体与结构之间形成通感经验的基本原理;进而对身体维度上结构真实性与表现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辨;最终对建筑学中结构形式表达的具身化程度及其在当代数字建筑学中的意义进行反思。
闫超
基于FUGenerator平台的AI启发式建筑生成设计流程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拟合大量设计数据,为建筑设计的迭代过程提供高效而精确的计算。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技术与建筑迭代式设计的结合模式与方法策略成为后人文时代下人机协作的关键议题。本文从建筑学本体视角,探索了以建筑师为主导的...
顾思佳王日新武雨菲许心慧闫超高天轶袁烽
关键词:人工智能建筑设计
“空”与“实”的场域 评Hoeler+Yoon建筑事务所的月门之桥
2023年
月门之桥有别于常规步行桥的线性空间,在平面上呈现出多向度的场域特征。文章以“空”和“实”这一对经典的建筑学概念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解析。月门之桥以园林的“月门”作为参照物,构建了多重维度的空间与实体关系。同时,借由对“空”和“实”的感知,以及“空”和“实”在建构语义层面的表达,在身体维度上营造出一种动态的人境交互体验。最终,月门之桥以最为基本的物为载体,实现了建筑从有形物体向无形媒介的转化,架构着行为与情动,并塑造着公共与日常。
闫超
关键词:步行桥场域
再造地形 龙泉山镜高空平台的三重离散叙事
2023年
文章以地形作为切入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形建筑理论语境下,对龙泉山镜高空平台进行解读。从场所、身体和事件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出发,文章分析了建筑如何通过再造地形曲面,在连续空间形态中建构出离散性叙事逻辑,从而涌现开放性的形式与功能关系。建筑打破了连续与离散的二元对立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关于曲线形态建筑的空间认知。
闫超
关键词:地形褶子
动物之家——面向生物行为的建筑智能设计方法探索
本文基于"动物之家"设计课教学,探索了面向生物多样性的建筑智能设计方法。针对从人的行为转向生物行为时的设计决策问题,教学引入了智能生形和建造工具进行创作辅助和原型验证,首先根据城市动物行为分析提出关键词,然后通过提示词图...
王瑞姝彭宇菲连国梁许心慧高天轶闫超袁烽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