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薯类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甘薯
  • 3篇栽培
  • 2篇顶芽
  • 2篇腋芽
  • 2篇栽培方法
  • 2篇功能叶
  • 1篇栽培方式
  • 1篇食用品
  • 1篇食用品质
  • 1篇熟化
  • 1篇薯块
  • 1篇气质联用
  • 1篇紫色
  • 1篇紫色马铃薯
  • 1篇屋顶
  • 1篇马铃薯
  • 1篇迷你
  • 1篇迷你甘薯
  • 1篇茎尖
  • 1篇茎节

机构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潘超
  • 4篇陆国权
  • 1篇李欢
  • 1篇王文颖
  • 1篇王榛
  • 1篇陈雷
  • 1篇赵伟东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屋顶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总体上,在屋顶农业中使用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福薯18有利于提高茎尖产量并保证品质。
李欢贝嘉伟潘超赵伟东陆国权
关键词:菜用甘薯栽培方式
不同熟化方法对紫色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熟化方式的2种紫色马铃薯(杭引1号、紫罗兰)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癸醛为蒸熟马铃薯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癸醛,香叶基丙酮为煮熟马铃薯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微波烘烤的马铃薯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有香叶基丙酮、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烘烤马铃薯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有癸醛、香叶基丙酮、2,4-二叔丁基苯酚、1-吡咯烷-1-环己烯。2)熟化加热方式的不同,马铃薯产生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丰富程度也不同,烘烤熟化处理马铃薯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分别为8种(杭引1号)、21种(紫罗兰);微波烘烤马铃薯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单调,分别为2种(杭引1号)、4种(紫罗兰)。3)2个品种之间既有共有风味物质,又有独有的风味物质。
王榛陈雷潘超王文颖陆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挥发性风味气质联用
迷你甘薯块根大小和短期储藏对其食用品质的影响
为了了解迷你甘薯购买后室内储藏及其食用品质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两个典型的迷你甘薯品种,心香和紫罗兰为试验材料,每个甘薯品种分别选取三个等级的块根储藏于温度25±2℃、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的条件下模拟其常规室内储藏,主...
潘超
关键词:迷你甘薯储藏方式食用品质
一种甘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取甘薯的藤蔓,剪切成含若干茎节和功能叶的扦插外植体,所述的扦插外植体不带顶芽;去除所述扦插外植体上的腋芽后,将其扦插于栽培基质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薯苗;所述的薯苗经炼苗后移栽至栽培基...
陆国权潘超
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取甘薯的藤蔓,剪切成含若干茎节和功能叶的扦插外植体,所述的扦插外植体不带顶芽;去除所述扦插外植体上的腋芽后,将其扦插于栽培基质中进行生根培养,获得薯苗;所述的薯苗经炼苗后移栽至栽培基...
陆国权潘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