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博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装置
- 一种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装置,所述装置是由控制系统、恒温系统和测试系统构成,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恒温系统,由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准确测定块体固体材料的整体平均表面能,克服了...
- 康健婷李立功尹博张智敏张晓雨张润旭汪李龙康天合
- 文献传递
- 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
- 一种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力学测试装置,选择测试溶液,测试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所选测试溶液的表面张力,测试不同温度和溶液浓度条件下固体试样在测试溶液中降升时的单位周长平均润湿力,再...
- 康健婷郭俊庆张晓雨张润旭汪李龙李立功尹博康天合
- 文献传递
- 一种深部矿井模拟掘进工作面降温试验装置
- 一种深部矿井模拟掘进工作面降温试验装置,包括模拟掘进工作面主体结构、进回风系统、降温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其中,在所述模拟掘进工作面主体结构上设置有所述进回风系统和所述降温系统,并通过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实现深部矿井...
- 康健婷张彬张连昆尹博
- 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及其改性与应用研究
- 粉煤灰和矸石为主要材料进行的膏体充填开采是解决“三下”压煤、控制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的有效途径。但是,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具有早期强度低、变形量大的缺陷,直接影响地层沉陷的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西山煤电兴能电厂排放的...
- 尹博
- 关键词:水化动力学水化机理碱激发电化学改性
- 文献传递
- 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定材料表面能测试方法
- 一种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装置,所述装置是由控制系统、恒温系统和测试系统构成,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恒温系统,由测试系统进行测试,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准确测定块体固体材料的整体平均表面能,克服了...
- 康健婷李立功尹博张智敏张晓雨张润旭汪李龙康天合
- 文献传递
- 粉煤灰充填材料管道输送弯管局部阻力数值模拟
- 采用Fluent(3D)从充填材料浓度、细矸石率、流速、管道内径及弯管曲率半径等5个方面对粉煤灰充填材料弯管局部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管局部阻力随充填材料浓度、细矸石率及流速的增加呈多项式规律增加,随管道内径和...
- 肖永生康天合尹博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微量热测试与分析被引量:22
- 2015年
- 采用TAM Air等温微量热仪对8种配比的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热进行了微量热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速率明显表现出起始、诱导、加速、快速降速、缓慢降速和稳定等6个阶段;随粉煤灰和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化诱导和加速阶段时间延长、但放热速率和水化热降低;在所测材料配比范围内,水胶比对水化放热速率无明显影响,而添加剂仅加速了水化诱导阶段的水化放热速率。基于测试结果,在不考虑与外界热交换的理想条件下,计算出纯水泥、水泥∶粉煤灰=1∶3+添加剂和水泥∶粉煤灰∶煤矸石=1∶3∶5+添加剂等3种材料充填体7 d温度升高的理论预测值分别为69,22.9和10℃。
- 毋林林康天合尹博杜明泽
- 关键词:水化热
- 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宽度优化设计被引量:22
- 2018年
- 为了解决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的难题,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孤岛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在不同宽度窄煤柱条件下的围岩稳定状况。基于采空区侧煤体支承压力分布特征以及沿空掘巷的力学模型,分别从内应力场和极限平衡理论角度计算分析,确定了护巷窄煤柱留设宽度的合理尺寸范围为4.46~7.3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窄煤柱留设尺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3204孤岛综放工作面护巷窄煤柱的最优尺寸为5 m。现场监测数据表明:3204工作面回风巷道两帮的最大变形量为147 mm,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95 mm,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 姚博康天合尹博
- 关键词:孤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采空区
- 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
- 一种基于力学测试确定变温条件下固体材料表面能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力学测试装置,选择测试溶液,测试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所选测试溶液的表面张力,测试不同温度和溶液浓度条件下固体试样在测试溶液中降升时的单位周长平均润湿力,再...
- 康健婷郭俊庆张晓雨张润旭汪李龙李立功尹博康天合
- 文献传递
- ICP-OES分析低钙粉煤灰在NaOH溶液中离子浸出规律被引量:8
- 2018年
- 低钙粉煤灰潜在的火山灰活性释放缓慢限制了其大规模利用,通过碱激发提高粉煤灰中Si^(4+),Al^(3+)和Ca^(2+)等离子浸出率对于加快低钙粉煤灰活性释放具有积极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测试和分析了5种浓度NaOH溶液对低钙粉煤灰激发过程中Si^(4+),Al^(3+)和Ca^(2+)的浸出规律、化学基团变化、水化产物生成及微观形貌演化。结果表明:碱激发作用显著提高了低钙粉煤灰中Si^(4+),Al^(3+)和Ca^(2+)浸出率,三种离子浸出率大小为:Si^(4+)>Al^(3+)>Ca^(2+),其中Si^(4+)和Al^(3+)浸出率随NaOH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浸出时间延长呈对数规律升高;Ca^(2+)由于在NaOH溶液中生成Ca(OH)_2沉淀,其浸出率大小表现为在水中高,在NaOH溶液中低。红外光谱清晰地表征出低钙粉煤灰受碱激发作用后化学基团在指纹区(波数1 300cm^(-1)以下)的变化,且随碱激发时间的延长和碱浓度的增加变化愈加明显。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的结果显示出粉煤灰颗粒表面受到碱侵蚀发生解聚,在OH^-催化下,硅铝单体分子重新排列形成硅酸盐和铝酸盐低聚络合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形成铝硅酸盐的低聚态溶胶,并进一步与碱金属阳离子通过配位键或静电键的作用缩聚形成水化凝胶类产物。采用ICP-OES测试粉煤灰中离子浸出率可作为评价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 尹博康天合康天合陈月娟
- 关键词:ICP-OES低钙粉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