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聚类
  • 2篇空间聚类
  • 2篇耕地
  • 2篇耕地后备资源
  • 2篇耕地后备资源...
  • 2篇后备资源
  • 1篇行政区
  • 1篇省域
  • 1篇适宜性
  • 1篇区划方法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2篇杨永侠
  • 2篇卜春燕
  • 2篇孟丹
  • 1篇朱德海
  • 1篇张超
  • 1篇王旭
  • 1篇王旭
  • 1篇孙婷
  • 1篇孙婷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空间聚类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模型被引量:26
2016年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区,以西藏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针对西藏特殊环境,提出基于自然和社会适宜性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乡镇为聚类单元,以各乡镇耕地后备资源综合适宜性指数、集中连片指数以及增产潜力指数为变量,考虑空间近邻关系,采用基于图论的SKATER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结果显示:依据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西藏自治区耕地后备资源最适宜、中等适宜和勉强适宜的地块分别占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98%、49.09%、22.93%;根据开发组合模型,将具有耕地后备资源的乡镇分为3个组合,分别为近期重点开发、中期适度开发及后期开发区域。此分区结果保持了区块间的近邻关系及行政区界的完整性,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提供借鉴,同时为发挥农业规模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永侠施彦如孙婷孟丹卜春燕王旭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空间聚类
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省域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区划。所述方法包括:对待进行开发区划的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地块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其中,所述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评价等级包括最适宜、中等适宜和勉...
杨永侠施彦如王旭孟丹卜春燕孙婷张超朱德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