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桂花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手术室
  • 3篇品管圈
  • 3篇护理
  • 2篇心脏
  • 2篇手术患者
  • 2篇手术室护理
  • 2篇品管圈活动
  • 2篇自体血
  • 2篇外科
  • 2篇干预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滴壶
  • 1篇滴液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外科
  • 1篇心外科手术
  • 1篇心脏手术

机构

  • 10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黄桂花
  • 7篇杨钊群
  • 2篇庞小锋
  • 2篇招坤兰
  • 1篇李晓玲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干预结合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11月收治该院并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6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状况、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差值、收缩压差值以及舒张压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状况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室中应用心理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手术患者心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黄桂花杨钊群古春英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脏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率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术中自体血液回收(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IBS)可有效缓解库存血供需矛盾,降低异体血回收并发症的风险,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心脏手术自体血液回收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心脏手术且实施IBS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IBS,研究组由QCC小组负责进行IBS,比较两组回收血液的红细胞畸形及红细胞回收率。结果:研究组红细胞畸形率(13.26±5.49)%,对照组为(15.19±6.52)%,两组红细胞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2,P=0.220)。研究组红细胞回收率为(76.83±10.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98±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5,P=0.00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心脏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率,同时亦可提高QCC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及学术水平,可于临床上推广使用。
黄桂花
关键词:品管圈自体血液回收心脏手术
一种输液用滴液计数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输液用滴液计数装置,包括主控机构,所述主控机构连接有导线,导线连接有计数器,计数器内设有滴壶;计数器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过感受到水滴的振动来进行信号接收,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杨钊群黄桂花
文献传递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板、防滑垫、收纳框、支撑连框、调节孔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内部...
杨小强黄桂花
提高心外科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的品管圈实践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提高心外科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的品管圈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进科行自体血回收的心外科手术患者13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自体血的回收质量。结果回收完成后,研究组患者自体血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自体血中K^+、Cl^-、Na^+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自体血中红细胞的畸形率和溶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的回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外科手术患者在自体血回收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体血的血常规指标浓度,改善血电解质浓度,降低红细胞的畸形率和溶血率,提高红细胞回收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李晓玲黄桂花杨钊群陈启明
关键词:心外科手术自体血品管圈红细胞血常规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已实施QCC活动)我院收治的325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未实施QCC活动)收治的325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3%(P〈0.01)。研究组有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率为3.69%,低于对照纽的13.54%(P〈0.01)。结论:QCC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优化护理流程,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
黄桂花庞小锋杨钊群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患者预防压疮
系统培训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干预效果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系统培训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1日前参加临床工作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问卷和理论考试评分。结果培训后理论考试平均得分为(63.81±6.46)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的(50.65±6.53)分;培训后,专业实践能力评分、运用知识能力评分及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培训后,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问卷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培训可显著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的核心能力。
古春英杨钊群黄桂花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手术室核心能力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工作小组,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制定相应流程图,通过识别病理管理标本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之后,各项失效模式的危急值显著下降,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得到了提高。[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提高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黄桂花杨钊群招坤兰
关键词:失效模式病理标本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病例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病例收集对象:本院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0例择期手术患者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护理。比较心理状况、疾病不确定感、睡眠质量、舒适度、术后疼痛等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两组较护理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舒适度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8、12、24、48 h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切实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睡眠障碍、术后疼痛感,使其更舒适、更满意。
庞小锋黄桂花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
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科开胸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盖被保温;观察组给予患者升温系统联合盖被保温,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WT)、低体温发生率及SSI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观察组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S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患者升温系统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减少SSI及低体温发生率。
黄桂花杨钊群招坤兰
关键词:开胸手术术中保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