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例初诊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循证治疗
- 2010年
- 目的结合1例初诊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循证治疗经过,总结评价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PbuMed网站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国知网知识总库上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children acu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platelet count,intracranial hemorrhage,Corticosteroids,intravenous immuneglobulin,mega-dose methylprednisolon refractory itp,Rituximaba,splenectomy,human,children 0~18years,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30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6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治的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吴星徐之良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患者脾切除术循证治疗
- 大蒜素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凝胶直流法(EMSA)分析大蒜素处理前后Jurkat细胞核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大蒜素对Jurkat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大蒜素对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大蒜素处理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降低,各浓度大蒜素均能抑制Jurkat细胞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大蒜素对Jurkat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有关,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途径起作用。
- 吴星朱凤娜徐之良
- 关键词:大蒜素JURKAT细胞EMSANF-ΚB
- 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特异性IgE及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特异性过敏原分布及规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99例武汉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对MP感染进行检测。结果199...
- 刘玭吴星梅娟徐之良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IGE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
- 儿童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特异性IgE及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特异性变应原分布及规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99例武汉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的血清学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进行检测。结果 199例患儿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97例(48.7%)。年龄≥3岁组高于年龄<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尘、粉螨83例(41.7%)最高;食入性变应原阳性70例(35.2%),按年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鱼、虾、蟹27例(13.6%)最多。秋季入院率(69例,34.7%)最高,夏季入院率相对最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中吸入性变应原为主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尘、粉螨及鱼、虾、蟹为主要变应原,秋冬春季为过敏性疾病好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过敏性疾病有关。
- 刘玭吴星梅娟徐之良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变应原儿童肺炎支原体
-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MDR-1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降低HL-60细胞耐药的新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DTC及PDTC(150μmol/L)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TNF-α水平变化;RT-PCR法分析HL-60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PDTC(150μmol/L)作用后可增强Ara-C诱导HL-60细胞凋亡;不同浓度PDTC作用后HL-60细胞TNF-α水平及MDR-1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PDTC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增强HL-60细胞对Ara-C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PDTC抑制NF-κB的信号转导通路,下调TNF-α、MDR-1 mRNA水平有关。
- 吴星张豫华徐之良
- 关键词: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多药耐药基因1肿瘤坏死因子Α
- 死亡结构沉默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NFκB)的表达及调控异常有关。死亡结构域沉默子(SODD)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凋亡调控基因,是细胞表面死亡受体配体凋亡途径中的主要负调节蛋白。在一些人类肿瘤细胞株中SODD呈持续高表达状态,抑制细胞的凋亡,导致化疗耐药。SOD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 吴星徐之良
- 关键词:ALLSODDBCL-2NFΚB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在小儿浅表淋巴结炎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浅表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70例浅表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增生性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结炎患儿进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测定,同时进行比较。对不同转归的急性淋巴结炎患儿分别进行PCT,CRP和WBC的测定,同时进行比较。结果增生性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结炎两组患儿PCT,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WB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结炎患儿的三种不同转归,PCT,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PCT,CRP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区别增生性淋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结炎,有助于判断急性淋巴结炎患儿的转归,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和时机。
- 周长江吴星浮慧敏
- 关键词:淋巴结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枸橼酸咖啡因与多索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多索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42例。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21例,枸橼酸咖啡因首剂负荷量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1次/d,静脉泵入)多索茶碱组(21例,首剂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 1次,静脉泵入),对比二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效果明显高于多索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安全有效。
- 吴星孙健伟周长江张家洁
- 关键词:多索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