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学勤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免疫
  • 4篇自身免疫
  • 4篇内耳
  • 3篇神经性
  • 3篇神经性聋
  • 3篇自身免疫病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淋巴
  • 3篇免疫病
  • 3篇免疫性
  • 3篇感音
  • 3篇感音神经性
  • 3篇感音神经性聋
  • 2篇眩晕
  • 2篇自身免疫性感...
  • 2篇内耳眩晕
  • 2篇内淋巴
  • 2篇内淋巴囊
  • 2篇耳眩晕
  • 1篇眩晕症

机构

  • 5篇南京铁道医学...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曹银成
  • 5篇谭长强
  • 5篇何学勤
  • 3篇钟启明
  • 3篇刘桦
  • 2篇童素琴
  • 1篇祝纪山
  • 1篇周鸣
  • 1篇王坚

传媒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耳鼻咽喉(头...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淋巴囊局部免疫诱发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1993年
为探讨免疫机制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同种内耳抗原注射到豚鼠内淋巴囊局部进行初次和再次免疫,发现内淋巴囊免疫耳均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和内耳免疫病理损伤,证明内淋巴囊局部的自身免疫性病理损伤可对内耳的生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谭长强钟启明曹银成何学勤
关键词:内淋巴囊内耳神经性耳聋
梅尼埃病的相关免疫因素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为研究梅尼埃病患者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学指标和针对内耳组织抗原特异性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采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对梅尼埃患者于发作期和间歇期进行免疫学检测,并与无耳病者进行对照。结果示,部分患者发作期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和补体(主要为C3成分)含量,以及非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和抗核抗体与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阳性,并出现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提示:内耳自身免疫性病理因素在部分梅尼埃病患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损害作用。
谭长强曹银成刘桦祝纪山何学勤杜彩琳周鸣
关键词:梅尼埃病免疫反应内耳眩晕
抗内耳组织的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免疫示踪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了解针对内耳组织的特异性抗体和淋巴细胞到达内耳的途径、部位及其对内耳组织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淋巴细胞,观察被动免疫动物内耳不同部位组织中荧光反应和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听觉功能。结果:特异性抗体(IgG)首先到达血管纹部位,内耳听觉功能障碍发生在内耳组织中抗体含量较多时。特异性淋巴细胞则首先出现在内淋巴囊局部,内耳听觉功能损伤亦以CPM达峰值时最为明显。结论:针对内耳组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和淋巴细胞可经过体循环到达内耳局部,抗体主要经血管纹部位造成内耳病变,而特异性淋巴细胞则主要通过内淋巴囊局部造成内耳免疫炎症性病理变化。
谭长强曹银成刘桦童素琴何学勤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自身免疫病
内淋巴囊同种抗原免疫致自身免疫性Mnière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采用同种粗制内耳抗原(CIEAg)在已致敏的豚鼠内淋巴囊(ES)局部免疫,诱发出明显的前庭和听觉功能障碍,以及与Meniere病极为相似的内耳膜迷路水肿改变。从而证明ES局部同种内耳抗原免疫是一种有效的造成Meniere病的方法,揭示部分Meniere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谭长强钟启明曹银成何学勤童素琴王坚
关键词:内耳眩晕症自身免疫病内淋巴囊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综合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研究制定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综合诊断方案。方法:依据免疫抑制剂试验性治疗的结果,对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SHL)与非ASHL患者的各项相关检测项目及其临床表现进行比较与分析,根据各自差异情况以及ASHL组阳性率和非ASHL组的假阳性率,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结果:综合评分诊断方案的总分为34分,以16分以上作为诊断ASHL标准,正确率达84.62%。结论:ASHL综合评分诊断方案可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实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
谭长强曹银成钟启明刘桦何学勤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聋自身免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