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廷微

作品数:22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页岩
  • 11篇孔隙
  • 8篇储层
  • 7篇孔隙结构
  • 4篇有机碳
  • 4篇有机碳含量
  • 4篇沾化凹陷
  • 4篇碳含量
  • 4篇结构特征
  • 4篇凹陷
  • 4篇储层孔隙
  • 3篇断层
  • 3篇页岩油
  • 3篇水力
  • 3篇天然气
  • 3篇流体
  • 3篇流体压力
  • 3篇陆相
  • 3篇孔隙流体
  • 3篇孔隙流体压力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9篇李廷微
  • 14篇姜振学
  • 6篇陈委涛
  • 5篇原园
  • 4篇李鑫
  • 4篇王朋飞
  • 4篇王智
  • 4篇苏思远
  • 3篇李卓
  • 3篇孟令东
  • 3篇喻宸
  • 2篇杨潇
  • 2篇柳波
  • 2篇付晓飞
  • 2篇朱日房
  • 2篇唐相路
  • 2篇冯洁
  • 2篇李卫兵
  • 2篇熊添
  • 1篇陈磊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相低熟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含油性的控制
姜振学李廷微苏思远王智
页岩微纳米基质组构力学属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微纳米基质组构力学属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预先获取的页岩样品的表面进行剖光处理;对经过剖光处理的页岩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观测,获得扫描电镜图;利用峰值压力定量纳米力学成像技术、通过在...
李鑫姜振学周雯唐相路李卓王朋飞李廷微张昆王国臻仇恒远孙玥
文献传递
水力破裂机制及其在盖层和断层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水力破裂现象在世界上许多沉积盆地内均有发现,是指由孔隙流体压力增加导致的岩石破裂过程,包括孔隙流体压力增加导致的新裂缝的形成和原有裂缝的张开两方面。由于孔隙流体压力不断地积累和释放,使得水力破裂表现为周期性和瞬时性的特点。水力破裂往往会引起盖层和断层发生油气渗漏,通常以发生水力破裂所需的孔隙流体压力增加量来定量评价水力破裂的风险性。深入研究水力破裂机理及形成条件,对进一步认识岩石中流体活动、油气运移和油气田安全开采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中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水力破裂准则、地质条件以及水力破裂在盖层和断层稳定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以对以后水力破裂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廷微孟令东冯丹周新娜夏宁魏志鹏
关键词:孔隙流体压力水力裂缝油气渗漏
断层封闭性和稳定性评价及其在气体埋存中的应用
我国东部裂陷盆地发育大量断层圈闭油气藏,油气藏注水开发常引起现今应力场改变,或者由于注入压力大导致断层发生水力破裂,这两个因素均会引起断层再活动,导致大面积套损(大庆长垣杏树岗油田),油气串层(华北油田),甚至大量原油泄...
孟令东付晓飞孙永河李廷微刘露
关键词:断层圈闭稳定性
页岩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扫描电镜对抛光处理后的页岩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电镜图像;2)对扫描电镜图像进行矩阵化处理,得到页岩的灰度直方图;将灰度直方图进行二值化阈值分割,得到页岩的灰度图;...
原园姜振学喻宸刘泽泓黄何鑫李卓冯洁王朋飞李廷微杨潇李卫兵
文献传递
水力破裂作用及在板中北储气库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狭义和广义的水力破裂作用进行区分,详细阐述水力破裂的作用过程,划分水力破裂作用的类型,并且推导出发生不同类型水力破裂作用所需的差应力和孔隙流体压力条件,进而得到水力破裂作用的判别准则,分析水力破裂作用的影响因素,系统论述断层水力破裂作用风险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指出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归纳出各种水力破裂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实质。综合考虑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运用断层封闭性分析技术(FAST)对板中北储气库的控圈断层进行水力破裂风险性定量评价,确定出板中北储气库的风险部位为板桥断层的控圈高部位,该处发生水力破裂作用所需的孔隙流体压力增加量为2.99 MPa,为板中北储气库进行安全注采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本文系统的论述能够对流体运移、油气保存、油气田安全开采以及储气库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廷微姜振学付晓飞孟令东芦慧王孝彦
关键词:孔隙流体压力
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页岩油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的微—纳米孔隙中,因此研究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是认识页岩油富集机理的关键。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对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的微—纳米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表征。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4种孔隙。页岩中微孔、中孔和宏孔均有发育,其中宏孔提供孔体积的能力远远大于微孔和中孔,约占总孔体积的60.61%,是页岩油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而微孔在比表面积方面则具有绝对的优势,约占总比表面积的87.87%,是页岩油吸附的主要场所。
李廷微姜振学许辰璐朱日房李鑫陈委涛宁传祥王智
关键词:沾化凹陷页岩油孔隙结构
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涉及石油天然气地质实验技术。该用于有机碳含量分析的前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自动进液系统和渗滤系统;渗滤系统包括渗水坩埚;自动进液系统包括:进液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
宁传祥姜振学苏思远陈委涛李廷微黄何鑫熊添
文献传递
页岩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扫描电镜对抛光处理后的页岩进行扫描,得到扫描电镜图像;2)对扫描电镜图像进行矩阵化处理,得到页岩的灰度直方图;将灰度直方图进行二值化阈值分割,得到页岩的灰度图;...
原园姜振学喻宸刘泽泓黄何鑫李卓冯洁王朋飞李廷微杨潇李卫兵
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页岩储层以微-纳米孔隙和裂缝作为页岩油气的赋存空间,对其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明确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的关键,而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存在巨大的差异。为此,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高压压汞分析和索氏抽提等方法,以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为典型实例,深入分析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并未发育密集分布且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孔体积的宏孔更为发育,能够为游离烃赋存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控制着页岩油的富集。而川东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单体内部密集发育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隙,具有极大比表面积的微孔最为发育,能够为吸附烃赋存提供足够的比表面,控制着页岩气的富集。
李廷微姜振学姜振学宋国奇李政朱日房苏思远宁传祥王智薛子鑫
关键词:陆相海相孔隙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