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红伟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置管
  • 1篇临床护理
  • 1篇临床护理方法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护理
  • 1篇护理方法
  • 1篇肝癌
  • 1篇肝癌介入
  • 1篇肝癌介入治疗
  • 1篇PICC
  • 1篇DSA
  • 1篇DSA引导
  • 1篇超声辅助
  • 1篇穿刺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郭莹
  • 2篇杨一梅
  • 2篇吕红伟
  • 1篇涂应锋
  • 1篇赵波
  • 1篇王欢
  • 1篇张黎明
  • 1篇梁勇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35例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在疼痛缓解与心理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疼痛感与焦虑感、抑郁感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郭莹吕红伟杨一梅梁勇张黎明王欢赵波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方法
DSA引导和超声辅助穿刺在PICC困难置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DSA引导和超声辅助穿刺在PICC困难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管条件差的163例患者,按其入院的先后分对照组82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辅助穿刺和引导的操作方法,实验组采用超声辅助穿刺和DSA引导的方法。比较了两组PICC导管头端最佳位置以及置管后异位、静脉血栓的发生等并发症指标。结果实验组81例患者,导管头端均在最佳位置,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82例患者中只有62例在最佳位置,成功率为75.6%。实验组置管后异位的发生以及静脉血栓的发生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置管困难的患者在DSA直视下可以准确判断导管头端位置,定位精准,减少了静脉血栓以及置管后异位的发生。
吕红伟黄军霞杨一梅涂应锋郭莹
关键词:DSA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